这经验是如此深刻的,耶稣把圣父的存有的本质(慈悲)成为自身存有的原因(去彰显圣父对人类的慈悲):宣讲天国的喜讯、宽恕罪人、治愈病人、安慰遭受折磨的人、喂养饥饿的人。
▪“生命是天主赐予的特别礼物,当我们与疾病、虚弱、饥饿,或贫穷相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仍然是美丽的。”这是已故的纽约的库克(Cooke)枢机主教在癌症弥留之际所说的话。
“我们应抵拒武器的逻辑,扭转方向,将巨大的军事开支转化为在消除饥饿、提高医疗保健,以及教育上的投资”。
我就是那饥饿的人,我就是那口渴的人,我就是那贫穷的人。德肋撒,给我在穷人中的爱解渴吧。”即使面对耶稣的这一明确的要求,德肋撒修女问自己:“可是,我主,我能做什么?”
通常,同饥饿做斗争、抵制非正义等,越来越多地替代了宣讲福音和传教服务的基督信仰特征。更有甚者,有时被贯以宗教相对主义(“所有的宗教最终都是一样的”)。
在那里,玛利亚到了分娩的日子,耶稣在那里降生,面包从天降下,来消除世界上的饥饿(若6:51)。天使加俾厄尔在伟大的标记中宣布了默西亚式君王的诞生:“看,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祂起名叫耶稣。
10万人,这一数字超过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历次军事行动中死亡人数的总和。截止到6月1日,美国新型肺炎确诊人数累计1836719人。
当时有若干女子随她而来,随着人数增加,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小的团体,并稳步地壮大起来。圣母升天节之后,我们就称这个团体为“圣母堂”,字面意义就是荣福圣母之家。
随着教会向社会开放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各种会议上与会的教外学者、慕道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金钱上的浪费给教外人留下的印象还不是唯一的,更是有损教会一惯质朴、神贫、谦卑、节俭的良好形象。
我们以这些人的名义,前去拜会许多决策当局,因为从我们亲口说出的话中,决策者能听到这些痛哭的人的担忧、苦难、辛劳和悲哀,而且受苦的人数一再增加。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上权威人士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