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缺乏希望是因为我们执着于看待事物的某种僵化和封闭的方式,而这些比喻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它们。
即使在战争中,物资定量供应的年代,在圣诞节这一段时间,爷爷的杂货店也会摆满拐杖形薄荷糖,花生脆饭等等好东西。在这样的时刻,他常把橱窗打扮得五彩缤纷,屋里的壁炉里时常烧着一堆火。
而作为一个基督徒的我们,我们除了去为了现实生活的物资忙碌之外,我们是否更应该考虑我们如何在世上为获得天上的赏报而努力呢?
爷爷担任堂口的会长18年之久,从未读过书,更不会写字,但这种缺乏丝毫没有影响爷爷的信仰。
因此,在礼仪中庆祝以及在生活中活出「信德的奥迹」,这正是今年整个普世教会所将热烈强调的主题,而这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世代又是何等的重要与切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缺乏信德的世界与社会里:首先,我国社会本来就不是以基督信仰为文化底蕴
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团体和人之间的互相依赖性,这一点之前经验缺乏,将来我要努力将教友团体建设成为生活的中心。
性急是不成熟的表现,被急躁所捆绑,背后有担心和惧怕,从信德的角度来看是缺乏信心的表现。耶稣也着急过: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么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我有一种应受的洗礼,我是如何焦急,直到它得以完成。
那时候的陕北,由于教会基础比较比薄弱,严重缺乏圣召,教会后继无人。三位老神父,虽然殚精竭虑,但是很难照顾这么多羊群。他们也都在思考未来陕北教会的前途。
(箴27:1)尤其在当今社会,节奏快、变化大、竞争强,我们时时在为生存、生活而挣扎、奋斗,缺乏安全感,内心自然没有平安。不能寻着生命真谛,心灵饥渴、空虚,是现代人的难处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