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德肋撒姆姆的修院听说当加尔各答之家的孩子缺乏糖,一个四岁的印度小孩回家对父母说:“我想以后不再吃糖了,把这些糖拿去给德肋撒姆姆。”这个小孩子实在是“心小爱大”。
即将在2003年10月18日列入真福品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在世时,曾以“甘做驴驹”的心态与社会边缘最穷苦的人为朋友,而博得了全世界的掌声与爱戴。当代社会生活中,驴子早被那些现代化交通工具所代替。
亚西西的圣方济、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法国里修的婴孩耶稣小德兰,前任伟大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及诸多主教、神父、修女、童男贞女,在教会历史长河里作了贞洁生活见证,他们的力量来自上主的助佑。
为题的文章,提到「他们并没有谈论宗教人士,不论是来自欧洲的,还是盘踞在印度的。」 该文章甚至连教宗方济各和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名字都没有提起。
一位退休女工程师,在网上看到印度德肋撒修女封圣的报道后,就找王大夫交流,说修女一生关怀贫穷弱小,边缘人士,全世界各地的人为她赞赏为她祝贺,修女确实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身为全球十亿多天主教徒的领袖,教宗在近乎最后关头取消已计划的印度之旅,因为该国极亲印度教的政府推搪。他将会在访问邻国孟加拉前牧访缅甸。资深教会人士向天亚社说,教宗将于十一月廿七日抵达缅甸作四天牧访。
在印度著名的孟买佛学院,正门旁边开着一个小门。这个小门高1.5米,宽仅40厘米,一个成年人要想进去必须侧身弯腰。而所有新来的学生,都必须由老师带领进出这个小门一次,这是为新生上的第一节课。
像君王堂五十周年庆前,印度籍的孟毅亚(JohnManiyatt)神父为整修教堂,费心劳力至头发也变白了。
说到阿联酋的信友团体,斐洛尼枢机解释道,「当地只有80万天主教徒,包括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的移民,他们分别属于拉丁礼、玛拉巴礼、马兰卡礼、希腊-天主教团体。
晚祷后,Br.Alois院长坐在整个圣堂中央讲话,周围有几位修士分别用不同语言翻译,圣堂各国语言交2008-7-24星期四晴在CommonRoom,来自印度东正教与印尼新教的朋友在探讨那几个众所周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