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会借这个节日给满了一定年龄的老年教友施行傅油圣事,是为了给老年教友带来很多的天主恩宠与心灵平安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我们教友,不管是外在的环境有多么俗化,无论社会风气怎样的下滑,我们都不应去随波俗流,要坚持我们教友的原则
教宗说,整体生态学的意义包含在《圣经》中,它已经成为首要原则;作为基督徒和犹太教徒,我们可以且应该向全人类提供《圣经》关於照料受造界的讯息。教宗然後谈到和平与正义的使命。
肥乡堂区袁庄天主堂本着简朴节约的原则,弥撒后没有举行庆祝仪式,而是本堂李尚进神父致谢词,感谢各位神父和教友的参与。
这个原则并非是一成不变、不容更改的定律。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愤怒、憎恨和恐惧比信心、仁爱与和平更具有潜在的消极作用。而后面三种情感则比前面三种情感具有较强潜在的积极作用。
最后的话题落到现任神父上,教友们对神父总体评价还不错,热心祈祷,努力传教,对教友们要求很严格,对信仰的原则也极为坚持。
作为基督徒,守底线、守原则只是基本要求,更要在日常的婚姻家庭中生活出基督的爱,敬畏天主、互敬互爱、妥善教养子女。
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就是始终让心灵超乎寻常超凡入圣,不被世财世物世事世荣所占据,尽力脱离世幻,只爱天上之物,只爱天主的光荣美善,只愿承行天主的旨意,如此自然也就实践了基督的教导,自然会淡化对顷刻万变世界旅途的贪恋
孔子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讲的是言行中各个方面的总的原则。曾参说:“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
如果生活能分裂为世俗生活和信仰生活两部分,如果在世俗生活与信仰生活可以实行两套截然不同的原则,如果信仰生活完全不需要或者完全没有办法融入到世俗生活中,那么,我们的生命和人格就是分裂的、就连心也是分裂的。
信仰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远离生活实际的原则和精神理想。没有信仰成为一种常态,而有信仰则被当作某种精神上的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