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高贵的圣殿内,陈列着几个大小高低不同的,价值连城的管风琴,可见这里的弥撒场面是何等盛大。
默想时若能借着耶稣在世的各项事迹进入事件现场,身临其境体验不同角色的观点,就更能贴近天主救恩计划的核心,用心灵而非单靠理智相信。心祷心祷通常默默无声,因各人领受的不同恩宠,也可能有奇特的神秘现象。
这就是我们的论坛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多年,为什么可以吸引不同领域的参与者,为什么持续关注一些好象不能马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话题。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基督徒的希望,透过旧约圣经中友弟德的事迹勉励我们始终信赖天主,承行祂的旨意,即使祂的拯救方式与我们所预想的不同。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首先福音中发生两次敷抹香液的事件,第一次记载于玛26:6-13;谷14:3-9;若11:2;第二次记载于路7:36-50;这两次敷抹香液的女主角不同。
与当时其他老师不同,耶稣没有固定的住处。他常常在路上。离开纳匝肋之后,他没有任何正常的收入或永久的工作。所以,跟随他,分享他的生活,接受他的教训,便意味着像他那样生活。
但在沟通中往往会遇上不同的障碍。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人或多或少都肩负着很多外在而来的要求。家庭生活中的起居饮食、衣食住行、立身处世、人际交往里均有很多明文或不明文的规条和禁忌,我们皆被要求去遵守。
从小到大,生命路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总有不同的人走入我的世界,我想他们一定是来自天上的天使。
人生中有许多不同的困难,有的困难是对我们生命的锻炼,有的困难我们能克服清除,有的困难连我们自己,甚至几代人都无法解决。我们基督徒不是蒙召去“解决困难”,而是实现自己蒙主召叫的人生目的。
众人一致赞赏从问卷答案的分析能听取到教会全体成员的声音以及他们的不同现况:现况之一是迫切需要以新的动力和方式来宣讲家庭福音;另一个现况则是与家庭生活和可能发生的家庭危机息息相关的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