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麻风病和贫穷召来了天使
2006-04-03

我们的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天主是爱》的通谕第十九条中这样说:“爱就是教会不断的去注意人的痛苦和人需要的服务,也包括物质方面的。”

高夏芳修女与她的四本《真妙》
2006-08-15

高修女又从更深的、超物质层面的意义分析,警醒我们不可浪费天主的圣言。圣言是天主的默感、启迪、絮语。

特稿:在基督复活的光辉中见证神圣慈悲
2016-04-02

所以,我们要看淡这个纷扰的物质世界,应该努力去追求内在的真性本体。我们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人生苦短」,不是一句空泛的话,相信每个人都会感触良多。

特稿:在基督复活的光辉中见证神圣慈悲
2016-04-03

所以,我们要看淡这个纷扰的物质世界,应该努力去追求内在的真性本体。我们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人生苦短」,不是一句空泛的话,相信每个人都会感触良多。

天主的“豪”与“贱”
2020-07-11

这类人虽有心接受圣言,但无奈抵挡不住眼前物质的诱惑。人很现实,虽然知道圣言的价值很高,但毕竟不如物质财富那么实惠,感受那么强烈。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2007-12-14

今日世界,随着人们的物质所需日益膨胀,精神世界日渐空虚。人们越来越渴望了解生命的本源与终极问题,越来越期待寻找真正的精神向往与追求,越来越希望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寻一份属于心灵的慰藉与支撑。

文明对话中的宗教因素
2012-02-23

与亨廷顿相反,杜维明的立足点毋宁说是文明的和解,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出自多元现代性;于是全球化和本土化就必然相生相伴、各擅胜场,而在这样一种大趋势中,跨文明对话意味着人类有希望的和平前景,即超越普遍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

刚恒毅枢机:中国与天主教传教区改革
2020-08-24

然而,倘若教会官方训导已然如此有力且清晰地肯定了这一意义深远的传教原则,从而为突破一切意识形态上的,神学上的以及牧灵上的国家主义与文化沙隆主义,那么教会自然需要富有远见卓识之人,以将这一原则在如日中天天主教传教活动的地区得以落实及发展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一方面,美国是世界上宗教性很强的国家,关心宗教自由的美国人不能理解在“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文化影响下,执政的无神论政党如何能够容忍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清教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美国例外论和天定命运论

特稿:因着爱,活出基督徒的喜乐生命和美好见证
2014-04-04

人远离天主便内心失去了安定,为能弥补内心的空虚,便试以物质来满足,结果患得患失,内心没有平安喜乐,唯有忧愁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