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说:我的父母要是多些钱,有权有势该多好,当时我对贫穷的父母只有抱怨。
为了有足够的费用送人去请终傅,同时为减轻贫穷教友的经济负担,会长就把教友的献仪积攒起来,以备请终傅之需。一次有教友去澳门请终傅,都是步行,幸而在半途中遇到神父,便请了来,这是胡庄教友信德坚定的表现。
在给各国派驻教廷外交使节团成员的讲词中,我曾经指出,国内人民流离失所造成的悲剧,正是我们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各种冲突和人道紧急危难的情形,由于气候变迁而更加严重,使得流离失所的人数与日俱增,并影响到那些原本已经身处极度贫穷的人们的生活
针对这种阳光下的群体犯罪,网络从女性、人性、贫穷、愚昧、法制观缺失等多层面展开了讨论。
然而,两千年来,信仰主耶稣、选择主耶稣作为自己的“天主”的人无法胜数;两千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地,以主耶稣作为自己“天主”的人,从普通人到专家学者,从田间农夫到国家总统,从贫穷的流浪汉到超级富豪,不胜枚举
在我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一位有圣德的年轻司铎,不久前他因癌症死了,他曾同最贫穷的人群一起住在棚户区。他曾说:“有时我关闭窗户但不插插销,因为人们随时会来,如果我不开门,他们就会敲窗户”。
这座小镇因1858年圣母向一位名叫伯尔纳德的贫穷女孩十八次显现而闻名于世。自那时起,露德便成为世界各地天主教友渴望前来朝圣的地方,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朝圣者。
4.对某些价值观的共鸣和向往:奉献生活常常围绕着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誓愿(或类似的精神)。你是否对这些福音劝谕感到某种共鸣,并向往它们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a.人为多种动机守斋(fasting):为贫穷、为灵修、为抗议、为美容的原故。
更具体地说,信仰生活不仅仅是遵奉礼拜仪式和阐释固定的教条,而且意味着将基督教的价值观念用于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包括贫穷者和弱者所遭受的苦难、暴力、饥饿、死亡以及其他社会不公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