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写道,在一个即使是不自觉地寻找天主的世界上,度奉献生活的人在寻找天主的行程上绝不可止步,教会需要他们将福音带给当代世界。
这些稿件的内容都是现实社会中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以信仰的角度去判断、思考、诠释,生动的文笔,锐敏的见解,无论文化高低都能看懂,成为报刊某些版面不可缺少的社会窗口。
有时,我回忆那一段历程,常常自问:“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大的精力,一个本身就是个危重病人的人,还能侍候另一个重病人,真是不可想象。”
所以人们常常告诫自己不可轻信世上的人和事。由此产生的后果则是连“真实”也遭逢胡猜乱想,造成弄真成假的无奈。尤其对耶稣复活这种超性的信仰就更难于接受,也就不足为怪了。
刘唯理这时特别关注信仰的捷径,关心念什么经能获大赦等等,因为理性告诉他,人不可能不犯罪,凡事以十诫为准,守了就行。
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不可想象。不可否认,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红尘滚滚,物欲汹汹,人心越来越浮躁,时尚越来越火爆。
婚姻一旦成立,就不可再拆散。在本堂神父面前承诺之后,两个人就结婚了。不过故事还在后面呢。结婚几天之后,婆婆说话了:“看,你婆婆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顾。以后别再上班了,在家侍候我吧。”
纵览教会已往的生活,修道人跌倒犯罪,不胜枚举,无疑为教会的历史加上了不可抹去的阴影,深深影响了教会的光荣形象,无疑地这也阻碍了他人加入教会团体。
工作人员的缺乏,是圣人当时最伤脑筋的问题,他决定招募一批青年,使他们接受专门的训练,但是这样一种核心组织,非采用修会的培养方式不可。
比如,他不喜欢吃香蕉,你非强迫他吃不可,那能算爱吗?”老叔是一位与书有缘的学者,他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重要一课,他说他读了几十年书,还嫌读书不够,每天做完弥撒后一定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