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天主教会学者推出新书《女平信徒与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旨在探讨那些参与大公会议的天主教妇女旁听者,在会议期间的角色及贡献。
教会的世俗化与社会的神圣化——以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为例(概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魏德东教授最近30年来,中国社会进入急速的现代化时期,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也随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新约中的耶稣是孝爱天父的典型。“阿爸!父啊!”,“愿你的旨意奉行”表现了圣子对父的完全顺从,他是父的可爱之子,是父所喜悦的。耶稣与天父的关系,使“父慈子孝”达到了圆满。
我的观点是,若将天主教研究比作一扇蕴含无尽智慧的大门,那么历史与神学,正是开启这扇大门的双重钥匙。二者并非彼此割裂的学科,而是在一种深刻的“互释循环”中,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天主教的全幅图景。
台湾地区主教团礼仪委员会秘书潘家骏神父前言中文版《感恩祭典》的诞生日课经的革新:从《新日课经》到《每日礼赞》及《每日诵祷》圣事礼典的革新主教专用礼书的革新「礼仪年」的革新圣乐的革新礼仪空间的革新牧灵培育与礼仪革新结论
根据宗教新闻社转自圣地网站的消息,里夫林总统在这次会晤中提到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颁布50周年。
亚洲礼仪论坛10月21至24日在香港举行,来自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加者共同探讨礼仪牧灵在亚洲的处境,并庆祝梵二礼仪宪章颁布金禧。
这使我想起了赵晓博士在《有十字架的变革与无十字架的变革》一文中说:温家宝总理谈到要仰望天空!更谈到中国人需要比黄金更宝贵的诚信,比高山更崇高的道德,比爱自己更多的爱别人的博爱精神。
信德网讯11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原道交流学会和信德文化学会合办的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开幕。
教宗说:这几天,教会的礼仪纪念耶稣复活后与几位门徒和热心妇女相遇的事件,例如安息日过后那一天清晨,耶稣与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几位妇女奔往耶稣的坟墓相会,也与聚集在晚餐厅里面、满心疑惑、没有信德的宗徒们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