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的教会管理好像还不能与时俱进,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这个以奉献为己任的团体中,作为管理人员也应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素质,以带动大家更好地走成圣的道路。
200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光启墓进行了修复,南春华堂异地保护,搬到了徐光启墓地的西南角——光启公园内。我们把南春华堂改做成了“徐光启纪念馆”。
每到年关的时候,我总要反复记起1968年白伟伟家的除夕夜。那是我1991年春天访问延安教区毛团总堂时所听到的感我最深的故事,也是感我最深的信仰见证之一。
说的是在云南维西县白济汛小维西村附近的山上,有一座令人关注的墓碑,立碑时间:“光绪廿壹年冬月廿日,”此墓碑标志着它深远而显赫的历史,也为不少史学家提供了考究宗教历史文化依据。
任何时代的人都可以在信德中重温耶稣圣诞节所庆祝的‘光的奥迹’”。然而,教宗说有个问题穿越了基督宗教两千年的历史,这个问题就是:天主为什么要降生为人?
经过这40天,使自己的生命真正有所改变,以新的面貌迎接耶稣的复活。感谢教会为我们安排这40天的时间。一年365天里拿出40天去思考人生,反省生活,确定自己未来一年的方向,这岂非是明智之举?
教宗方济各在文告中将传播者比作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强调传播的真正力量在于做别人的近人。文告中广泛谈及数码世界,勉励基督信徒在这个领域作见证并使数码世界进入实在的边缘地区。
教宗本笃十六世致函与会者,表示教会需要成熟的平信徒,他们是教会普世传教的共同负责人,而不仅仅是神职人员的合作者。教宗希望公教进行会在这个时代成为爱德全球化的实验室。
1.罗马领是司铎献身给上主的标志正如一只结婚戒指表示了夫妇的关系,也代表了夫妇的合一共融,所以罗马领是主教们和司铎们(包括执事们和修士们)的识别,也表明了他们与天主的亲近,他们被召叫而领受司铎的职务。
那“真的”是告诉我们,希望并非虚幻,而是真实的!人类的行程从基督的复活开始便以希望为标记,得以迅速前进,这是基督复活的第一批见证人以他们的经验向我们表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