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共融与合作的网络亲爱的兄弟姊妹们:1.在梵二大公会议闭幕四十周年之后,我很高兴回想起它有关社会传播管道的法令,即〈大众传播工具法令〉(InterMirifica)。
梵二大公会议是以当代文化的眼光重读福音,它兴起了仅仅源自福音本身的更新运动,成果斐然,仅礼仪便可见一斑。礼仪改革工作为天主子民如何从具体的历史场合出发来重读福音,是一项服务。
可惜,从中世纪到梵二教友普遍不领圣体,圣体从原来的意义,发展成独立的敬礼,“圣体”被理解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客体存在”,当作了圣殿的“供品”,成为人“膜拜”的对象。
梵二大公会议也非常清楚告诉我们:大会谨遵着圣经和传统,强调这一族途中的教会,为得救是必需的,因为得救的唯一中保和途径,就是基督.....所以,如明知天主借耶稣基督所创立的天主公教会,为得救的必径之路。
梵二大公会议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时,发言中提及德日进之名共有4次。写过5本有关德氏思想的著作的特吕白克神父,于1983年被擢升为枢机。可见教会当局已给德日进神父平反了。
谈判是需要结果的,中梵谈判最后也是要有一个协议的,而对话的结果是什么?当然不是协议。但是从根本上说,谈判的基础正是未必有实质性结果的对话。
此外,教会的梵二改革确实给教会带来了春天,教会也意识到应当以全新的姿态走进社会、改变社会并更新社会。便遗憾地是很多人在改革前和改革后的巨大差别中渐渐迷失了自己。
教会以对话为主轴,尤其是自梵二大公会议以来,以及与教宗保禄六世《祂的教会》通谕,后者几乎完全专注于这一主题。五十多年后,我们必须应对许多失败,这些失败迫使我们比圣教宗保禄六世更加着迷。
教宗方济各图片来自网络北京冬奥会是一次新机遇,可以播种人类的希望,可以促进共抗新冠肺炎的国际合作,可以推动国家间重要会谈,也包括中梵协商谈判。
注:①梵二,司铎职务,5。②「圣体奥迹」训令,3e。③同上,3b;「信德奥迹」通谕,67。④「圣体奥迹」训令,3f。⑤同上,3g。⑥同上,49。⑦「信德奥迹」通谕;参阅「圣体奥迹」,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