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埋藏之后的第三日复活,在世建立了教会之后第四十日升天,坐在天父的右边,认识到主耶稣在末日还要从天上降来审判人类,有功的受赏升天堂,有罪的受罚下地狱,认识到天主“十诫”和圣教“四规”,知道哪些行为是违犯天主的罪,懂得人必须上爱天主
教宗强调了圣伯多禄与圣保禄之间的差异:前者是一名简朴的渔夫,后者是受过教育的法利塞人。但是,他们之间不乏精彩的讨论,「两人彼此视为兄弟、亲如一家人」。
“把人的全部存在看作是处于一种奴隶状态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人的好的方面被忽略了。奴隶主只占有奴隶的身躯,精神却是他自己的主人。精神是自由的和不受禁锢的,精神也不是身体的囚犯。
司祭与肋未人:规避的诱惑比喻中的司祭和肋未人,都是当时社会中受人尊敬的宗教人士,他们理应熟稔梅瑟法律,并以身作则。
向舍根人示意在他登上王位之后,舍根人就是荣宠无限的特权阶层。果然如他所料,阿彼默肋客的“血亲”蛊毒极有亲合力、麻醉力和诱拐力。经他的众舅们的鼓舌摇簧,缘浓情深之说如瘟疫般流行起来。
门徒与他们的师傅结成一体,他们宣扬天国时不再是孤独的,而是耶稣藉他们而行动: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谁接纳我,就是接纳那派遣我来的(玛10:40)。
有不少柬埔寨人由海上逃到日本避难。但他们好不容易来到日本后,一时又无法适应日本的生活,尤其是语言障碍使他们陷入困境。所以,我当时作为一个志愿者给他们教日语。
判耶稣死刑的本丢·彼拉多拿水在民众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但事实上他依然要承担。我们都知道耶稣为了世人得救,被钉在十字架上。
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毁灭了自己,为他有什么好处呢?人还能以什么代价来救赎自己呢?谁若在这邪淫罪恶的世代中以我和我的话为耻,将来人子在他父的光荣中偕同天使来临时,也将以他为耻。”
福音(路7:11-17) 那时候,耶稣到一座名叫纳因的城去,祂的门徒和一大群人跟着。快到城门口时,正有人抬着一个死人出来,死者是一个寡妇的独生子,一大群本城人陪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