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可以说,和平是友谊和仁爱。诚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类似于基督信仰的观点:「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
在这个皈依的时期,我们“藉着天主的恩宠和教会的共融获得支持,我们要永不厌倦行善:守斋准备土壤,祈祷来灌溉,仁爱结出果实”。
若没有仁爱的见证,礼仪庆典与宣报就只是锣声钹响而已。”(37)教宗进一步强调教育人理解象征性符号很重要,这对现代人越来越困难。
当年的奴隶制如此残酷,与基督的仁爱精神既如此背道而驰,保禄为何不立刻设法推翻这个制度?为何不在信中干脆令费肋孟还他自由算了,又何必一再地替他求情,希望费肋孟能接受敖乃息摩回家?
在廿世纪卅年代,耶稣发显给一位名叫傅天娜的仁爱修女会的修女,她是波兰人。耶稣要她宣扬救主耶稣的慈悲。
愿天主父的和平、公义与仁爱的国度,在我们致力成为共议同行的天主子民时,逐渐临现于世。愿天主的恩惠在“祈祷年”与你们同在!
——圣女小德兰“战胜魔鬼最有力的武器是谦卑……”谦卑和仁爱是两个主和弦:一是最低音;另一个是最高音;旋律中所有其他的音都需要根据这两个音来定调。
vi 这种来自宗教信仰的道德不仅由于信仰神圣而觉得道德伦理的神圣和权威,不可逾越,而且更强化了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责任和伦理践行。
大家需要赤裸裸地揭示一颗「真诚」的「心」,在「慈悲、仁爱、和平、共融」中放下偏私和执着,在生活行动上,宗教经验的分享中,宗教理念的沟通里、思想研习的欣赏里,作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