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居民的房舍在俄军轰炸下被毁,玛尔大修女与他们同在,向他们提供援助,为他们送上重建家园的建筑材料:「奇迹是发现如何在痛苦悲伤后能再次体尝到感激之情。」
由于如茨林老教堂在特殊年代被拆,改革开放后,教友们没有了参与礼仪的场所。
如:圣言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若1:14)。创世纪前三章,用几天造人造万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天主的肖像和管家,天主是宇宙的主人,共同的先祖……有关你我的救恩史。
一种文化不但要靠其自身的生命力求生存和发展,其他如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因素也影响其发展。十位博士的抵制呼吁不禁使我们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悲剧。
正当途径如勤于稼墙,善于经营,一样可以发大财。天主教徒也会这样做。捷径也有:最快的,多生一只手,以及偷鸡摸狗,几分钟之内可以把别人的劳动所得转化为自己的生活享受,发个小财。
黄:谈话内容一般都是他们灵修生活的问题,如祈祷、读圣经、与其他弟兄的关系、人际关系,有时也谈到他们的圣召问题,特别有关修会的问题令他们非常感兴趣。记:关于神学本地化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又比如一个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他的腹部患严重脓肿,如没有痛觉,他就不会啼哭,父母认为一切正常,当病情恶化,从别的症状了解到婴儿病重,才去医院诊治,恐为时已晚。
可是,新约却不将十字架看作一种失败或诅咒,而看作我们救恩的工具(如:迦6:14;哥1:20)。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常常无法明了如此可怕的事件居然会有如此积极的结果。
以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今天,中国(无论海内外)的教友,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一,非教友占人口的百分数之九十九,在某些特殊的地方,可能全村都是教友,但现实生活的影响下,村镇的居民多出外打工、谋生,这些教友更如海底捞针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却又感恩的心情,为我们至爱的神父、师长、同道、亦如父亲般的领路人——郭福德神父送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