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宗教院校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爱国爱教接班人为目标,坚持宗教中国化办学方向,走中国特色宗教院校办学道路;坚持政府引导,宗教团体主办,社会支持的办学机制,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爱国情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比如说,中国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西方的神学家其实也在讨论如何让古老的信仰传统和具体的现实处境相适应。如果教会的神学能够把功课做足,应该可以用神学的学理来说明很多现实的努力。
第三条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宗教信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就宗教团体参与防治艾滋病活动而言,这也是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尝试。
我们社会方面还缺乏对整个天主教一种客观、公平乃至积极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座谈会虽然规模小,发言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社会、政治层面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也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响应,是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现在我们一直在提倡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应该发挥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
3、合作与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天主教会非常重视社会慈善事业,现在,全国正活跃着一支从事慈善和公益事业的队伍。
中央统战部二局前任局长赵学义先生回忆国内政教双方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对话情况时说,中央统战部和有关部门曾多次邀请五大宗教团体领袖赵朴初、丁光训等一起坐下来,平等对话,讨论内容包括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