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堂内有一位像乞丐一样的老修士,当我第一眼看见他时,那样的惊奇。他那满是补丁的衣服,露着脚跟的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那安详而充满喜乐的面庞更使我记忆犹新。
我刚把手伸进口袋里,忽又想起以前曾听别人说过,在火车站装扮成乞丐的人很多,他们专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钱,有些人还因此发了财。
但当他遇见耶稣,领悟到真福八端中的“神贫”与“谦卑”后,他放弃一切,选择卑微地生活、服务穷人、与乞丐为伍。有一次,他参加修会的会议,不愿坐主位,而选择坐在角落。
有一天,她拿了一角钱给一个跛足的乞丐,那乞丐对她笑了笑,但不肯收钱,大步向前走去。德肋撒想追上去,父亲就给了她一块蛋糕,送给那个可怜的乞丐,但是她生性怕羞,没有勇气追上去。
我国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便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思想,但到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天下寒士的房子梦想依然非常遥远,以天为房、地作床的无家可归者并非罕见,不仅使人联想起台湾教会作家李家同的名言:地球上有乞丐
在天国诸圣的百花园里真可谓姹紫嫣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牙牙学语的幼童;有著作等身的圣师,有目不识丁的村农;有贵为天子的皇帝,有一贫如洗的乞丐;有屡显灵迹的神父,有谦卑平凡的修女;有南征北战的将军,有常年卧床的病妇
一个瑞士朝圣团获准去罗马拜见圣若望·保禄二世,路过米兰的一个加油站时给车子加油,一个像乞丐的流浪者见这么多人,便上前问这是去哪里,得知众人要去拜见教宗,神情显得十分忧伤,于是有人问道,为什么这么难过
两枚炸弹悬挂祭台右边的墙壁上教堂中有一幅修女绘制的油画,讲的是每天在石柱教堂门口的一位独腿乞丐,藉着石柱圣母的转求,那条缺失的腿奇迹般地复原,教会藉此所发生的奇迹论证我信肉身之复活的信理。
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
即使你只剩下一块面包,要是一个乞丐来敲你的门,你也要把面包拿出来,举目向天哀求说:‘主啊,你所看见的这块面包是我最后的一块,危险之大不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