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二46)“他们或挨户施教,宣讲基督耶稣的福音。”(宗五42)由《宗徒大事录》的记述我们不难看出,初期教会的种子就是在家庭中萌芽生长起来的。
首先从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书的片断开始。教宗方济各强调了只有你亲身尝试过的东西你才能去见证,利用四旬期让基督为我们服务的最佳时期,以便成为祂那样。
教宗援引圣保禄宗徒指出,讲道使我们变成义人,因为那个时候代表了天主的恩宠进入到了我们内,天主圣言降临到我们身上,突出了在礼仪中是上主在我们内主持圣道礼仪、祂才是天主子民的祭台。
为了建设和平,和蔼、良善、谦卑、温顺、大度、宽恕和相互迁就的态度十分必要,一如圣保禄宗徒所教导的,这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做和平匠人的态度。但我们不要幻想这项事业只取决於我们!
以保禄宗徒为例,他本来拥有几乎称得上当时最好的背景与条件,却甘心为主付上代价,还不仅仅是变清贫的问题,保禄为传福音忍饥受饿,受拷打监禁,屡履险境,确实是最忠心的仆人。
最后,教宗勉励眼前的各国朝圣人士:在四旬封斋期中要留意接纳基督的邀请,以决心和毅力追随他,更新我们领洗时的誓言和所得到的恩宠,丢弃旧生活,穿上基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巴斯卦,以便能够像圣保禄宗徒那样地说:
最早的教会文献可以追溯到《十二宗徒训诲录》,基督徒在受洗时有几个重点:首先,施洗的水是活水,……不能浸洗的话,就在头上倒三次,并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付洗。
在当天第二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肯定天主自己完成了祭献:祂将自己的儿子赐给了我们,并为了战胜罪和死亡让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教宗清楚说明:「因为天主将自己的独生子赐给了我们,祂会将全部的自己都赐给我们。」
你们要在心中念叨外邦人宗徒的这句话:‘基督的爱催促着我们’(格后5,14)。教宗也强调:正确的信仰本地化能帮助你们让福音进入各民族的文化,接纳这些文化中好的一面。
圣保禄宗徒教训我们说:关于亡者,我们不愿意你们不知道,以免你们忧伤,像其他没有望德的人一样。因为我们若是信耶稣死了,也复活了,同样也必信天主要领那些死于耶稣内的人同他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