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不会遗弃我们、让我们孤独无助,因为祂与我们的大地结为一体,祂的爱总是引领我们找到新道路”。
背景注解:这里对“明智人”和“智慧人”作了区分,前者理解深意(parabola),后者愿意分享和启发他人。“寓言”(parabola)不只是故事,也代表圣经中隐藏的属灵真理。
而爱护他人是目前教会团体和教会家庭特别需要的,是天主最看重的。人人为自己的祈祷不是信仰的全部,互相爱护(彼此相爱)、爱护他人才是基督最重要的命令,是信仰的核心要求。
好心肠的人,总不计较他人的过失;好心肠的人,总不往坏处想人;好心肠的人,总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好心肠的人,总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好心肠的人,总盼望着他人身心康健事业有成。
我们不敢说,不祈求他人的安慰,但是无论怎样,助佑我们去安慰他人,我们不敢说,不祈求他人的谅解,但助佑我们,无论怎样也去谅解他人,我们也不敢说不求他人的爱护,但是助佑我们无论怎样要去爱护他人。爹、娘啊!
不可杀人(申5:17)及其延伸的不可自杀等,都是让我们该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为人的生命乃是天主赋予的,只有他掌握生死大权,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理由残害他人生命。
一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要求他也能被他人认可和理解。一个人的自由需要另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与他人联系的能力需要通过关心他人来获得认可和支持。这一切都隐含在方济各教宗所说的“相遇”中。
在痛苦与疾病中向上主呼求的人确信上主的爱永远都不会遗弃他,以及教会的爱心不会令他失望──教会在时空里继续上主的救恩。
一旦教育失去了它原来的目的,就“伪”了,假了,凡为人师者,做起假来比一般人更高明,更虚伪,让人看不出假来。这就是“教失而伪”。
不是我们优于他人,实在是你喜爱我们,是你无私的爱吸引了我们,你丰富的恩典充盈我们干渴的生命。在你爱的源泉里汲水,我们才有力量在自己的位置上,传递你的无垠大爱,以一颗宽容的心立于纷扰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