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于地》通谕虽然写在50年前,但它的意义对当今社会仍有重大影响。通谕定出的一些原则已被梵二大公会议的一些文件所引用。
(梵蒂冈电台讯)聆听天主的轻声细语、不逃避问题、谦卑自抑、与天主和圣母守夜,好能进入基督的复活奥迹,越过死亡抵达生命。这是教宗方济各4月4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的复活前夕守夜礼中提出的勉励。
圣神是生命的施与者,也是人灵的圣化者。圣神通过宗徒们可以使失落超性生命的罪人获得新生。3.宗徒可以使用赦罪权,也可以保留。这不是说宗徒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给人存留罪过。
这是一种牵动整个生命,在感情、内心、智慧、意愿、形体、情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焕然一新的转变。 可见,信仰牵动整个人。但是,对此信徒们都明了吗?或许他们把信仰看作是个外在因素,与每日生活毫不相干?
对耶稣受洗的意义作出解释后,教宗接着指出即将领受圣洗圣事的这20名儿童就是与耶稣密切结合,永远同祂在一起。他告诉这20位婴儿的父母们:浸入耶稣的死亡奥迹中,为参与祂的复活,获得一个新生命。
我变得消沉、悲观,对生活甚至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我仰望苍天,不停地呐喊:“老天啊!你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枉我这么多年一直信任你、祈求你,一切都不如我意,我还活着干啥?
(箴1:20)因为,只有智慧才会让人去思索幸福生活的价值的含义,顿悟生命真谛,从而获享幸福。谈到智慧,我们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在当时曾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
教宗指出,「这段福音章节具有重大的象徵意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处於巴尔提买的境遇。失明使他陷入贫困,生活在城镇的边缘,全靠他人的接济过活。罪也产生同样的後果:罪使我们贫乏又孤立。
我们首先要祈祷,好让天主圣言确实抵达且光照人的生命。我们必须意识到众人期待受到尊重,我们在使用时间,甚至言语上应有尊重的意识。某些时候,司铎也会大发雷霆。
天短暂的学习后,却改变了我落伍狭隘的观念,取掉了我对天主及身边人冷酷的心,使我学会了家庭生活中快乐的法则及二人世界里彼此的欣赏和赞美是何等的美满,更使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是在于度一个以天主为中心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才丰盈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