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1582年只有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和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接受格里高利历;新教国家要在一百多年之后才陆续接受,比如英国直到1752年才进行历法改革;东正教国家更要晚几百年,我们说的俄国十月革命实际上发生在
正如英国文学家罗·伯頓在他的《忧郁症剖析》所说:“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经拽。”古时候有个叫柳三娘的女子,嫁给了河东一个叫丁三太的人为妻,柳三娘温柔贤惠,深得公公婆婆的喜爱。
我们的灵命成长真的好漫长,就像出谷记中那背信弃义的以色列民众一样,痛苦时才会转向天主,其实,痛苦多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地走进主,没有学会舍弃和放下完全的依靠和仰望主。
上主将您赐给他的民众,使他们沐浴在主的爱中。天主的慈爱永远长存。90多年,时光飞逝,已成了过眼烟云。
相遇和对话因此而形成一种“相遇的文化”,这意味着民众愿意以热情投身于涉及所有人的事项;这本身虽然不是善,却是一种实现公共福祉的方式(参见FT216-221)。教宗也鼓励我们在冲突与修和中迈向新的相遇。
自从物理学上出现了时空穿越这个概念后,不少科学家们就开启了疯狂研究的状态,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在英国的《每日邮报》上表示:“人类可以打开回到过去的大门和通向未来的捷径。”不仅能看到未来,还能退转到过去!
不过有时候这种副作用偶尔成就了某些天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塞缪尔·泰勒·珂勒律治,于1798年他服用一种含鸦片的药品疗治疾病。服药后,药毒发作,他在农舍看书时,突然昏沉入睡三个小时。
主教不应持君主的心态,应该作穷人并亲近民众。——教宗7月28日下午在里约热内卢接见了拉丁美洲主教团协调委员会成员时指出,亲近民众和与人相遇是衡量传教使徒职务的两个标准。
如同圣母玛利亚的情况一样:若想知道她是谁,就去问神学家;若想知道如何爱慕她,就须询问民众。正如«圣母颂词»中所表达的,圣母以民众的心爱了耶稣。
直到1745年4月某一天,史威登堡正在英国旅行,一桩石破天惊的奇葩异事发生了,史威登堡心中的疑云顿消。史威登堡因为频繁出入伦敦,在那里已有固定居住的旅馆和固定用餐的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