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热切的祈祷、牺牲奉献、努力工作吗?不仅仅是这些,而是我们在天主爱内的成长,并达致感觉到天主爱我的程度。不仅仅理论上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观念。
可是,神父,那不是多愁善感吗?」教宗答道:「你如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它就不是多愁善感。」有人还说:「我感到想做这件事,想去探访病患、改变生活,或是放弃这个。」
我心里渴望见到上主的面容吗?我是否期待祂对世人的救恩计划得以彰显?我们一起向玛利亚,至洁之母祈祷,愿她在历史的光明与黑暗中,在与上主的相遇中时常陪伴我们。
那么,我们问问自己:天主的渴望、他无尽的爱的渴望、他那永生的生命在我内是鲜活的吗?或者我被经历的事、或是钱财、或是成功、或是喜好所压垮和捆绑呢?
这举动意义深远,但教宗起初有些胆怯,他问斯特拉佩蒂说:“你相信我做得到吗?”斯特拉佩蒂安抚了教宗。
问:上主答应了亚巴郎的请求吗?答:是的,上主答应,如果找到十个义人,就不会毁灭索多玛。灵修小结:本章展现天主的亲密临在。三位客旅(预示三位一体的天主)的显现,教导我们热情好客,在他人身上遇见基督。
甚或幻想,只要自己多念经,多望弥撒,做些许的哀矜施舍,就能免除贫困疾患、天灾人祸,就能得到现世的福祉、顺畅、名利、快乐、升官发财、子孙兴旺,这确实是非常错误的观念,难道我们也要和那些求神拜佛的庸俗思想一样吗?
(路11:9-10)但话说回来,我们与天主的交往,难道就只有祈求吗?就像子女对父母就只有索要吗?对天主只会祈求而无其他感情的基督徒是不够完备的基督徒。
但我们也知道:我们深心渴望的祈求,天主早就知道了(参玛6:8),还需要口祷诉说吗?不祈祷是否表示不感恩、不赞美、不需要天主?
面对老师同学们的关心,我能不去上学吗?我能不好好学习吗?我又踏上了上学的路。回到家里干完家务活,抱柴木做饭,吃完饭开始做作业,就这样我以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升入初中,向父母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