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色列百姓而言,庆祝禧年是展现一个伸张集体正义(collectivejustice)的行为:「借着债务的免除、土地的归还,每个人都能回到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并且再次享有属于天主子民的自由」(教宗方济各,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在四旬期之旅中,回忆起我们的洗礼,我们受到劝勉,要开放自己,怀着信赖的心,纵情于天父仁慈的怀抱(参看金口圣若望,《教理讲授》,3,14以下。)
当然,还须质量并重;依照教区规定慕道期应是一年半,而导师亦宜是已修读神学、圣经或教理课程的成员。
(参阅:《天主教教理》,1808)让我们在此停顿片刻,反省一下,天主是如何以三种特别的方式,去亲近那些受苦的人:也就是经由彼此相遇,赐予恩惠,以及互相分享的三种方式。1.彼此相遇。
[8]参阅:《天主教教理》,1820。[9]同上,1821。
跟随主耶稣的教导,基督徒的婚姻为:“男女双方是借着婚姻盟约结合为终身伴侣,此盟约以其本质指向夫妻的福祉,以及生育和教养子女,而且两位领洗者之间的婚姻被主耶稣提升到圣事的尊位”(天主教教理1601)。
“在神父耳濡目染之下,我父亲很懂天主教教理教义,他是一个很严格方正人,很是讲究天主教礼仪规矩。
慕道者至少要经过三个月的慕道期,参加教堂举办的教理学习班,之后经考核合格者准予领洗,不合格者继续学习。学习班主要由修女们主讲。
正如菲律宾的《教理讲授指南》指出,众多天主教徒所描绘的基督圣像,就是婴孩耶稣,及受苦的基督。由此看来,这两个形象,正代表着信者对基督的印象。
堂区应通过日常的礼仪生活及举办各种学习班,对教友进行圣经、教会知识的培育,全面提升信友的素养,指导他们用易懂、易学的方式去传播福音,教导他们以言以行,在生活和工作中用福音的精神,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