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雅各在《徐光启别传》中给我们写道,那时虽然国事日非,但他忠公体国,朝夕勤劳,办事十分尽职,使崇祯极为满意,因此倚重日深。
他补充道:就像圣德肋撒修女,教宗也认为圣德最强大的路径是以生命和爱德的喜悦、以服务照顾别人的喜悦,为被拒绝和被边缘化的穷人服务。
撒慕尔先知给未来的国王撒乌尔许诺说:“上主的神将临于你……你将成为另一个人”(撒上10:6)。耶稣预告“从上而来的能力”(路24:49),在五旬节上,他的门徒便焕然一新。他们的怯懦云消雾散。
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这位在主葡萄园里喜乐劳作的人,是那些最弱势、被遗忘的男孩女孩的母亲。藉由那温柔关切的目光,她能引领我们看到那些被忽视的孩子,看到这个世界上不应被不公正对待的众多奴隶。
西门堂口的赵信璧堂长汇报了西门堂成功举办暑期少儿学习班及慕道班,一年中共领洗了88位,坚振13位;特别是德肋撒探访队,在医院的探访中,引60多人领洗进教;并在元旦那天为慕道者举办了茶话会,期望2015年的慕道班会办得更好
(参咏37:21)为此,撒罗满说:忠诚笃实的人,将满渥福祉;急于致富的人,将难免无过。(箴28:20)我们也必须看到,凡为自己积财的,财富带给他的将不是快乐而是烦恼。
据圣神修院网站报道,1841年四月,香港首任传教区监牧德多罗神父及传信部两位代表司铎偕同20位中国修生,自澳门乘木船来港,在今威灵顿街建筑一间茅舍,修生们就在这裡渡过了最初几个月的修院生活。
但我对你们说,就是撒罗满当他最光荣的时候,所披戴的,还不如这花中的一朵。田野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抛在炉灶里,天主尚且这样装饰它,何况你们呢?”(路12:27—28)“天主的国好比什么呢?
他首先指出,耶稣的圣死带来种种正面效果:「使信祂的人成义,与天主和好,并对永生充满望德」(参阅:罗五1-5)。「基督的十字架改变了人类痛苦与磨难的意义。天主子亲自承担了苦难,使之彻底得到救赎。
当他把地弄平了以后,不是要撒上小茴香,播种大茴香,种植大麦和小麦,地边种玉蜀黍吗?这是上主教给他的方式,他的天主指示他的。打小茴香不须用钉耙,打大茴香不须用碾机,而是用木棒打小茴香,用棍子打大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