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地震中的军鼓
2008-07-29

一位三河店女教友说,当时想的不是还有生存的机会,天主的威严显现了,这是世界末日了,不望别的,只有一点遗憾,一家人没有能死在一块儿,自己的两个儿女都在外地,丈夫隔自己的位置有几公尺远,也不能靠近一点。

上马杀贼 下马学佛
2014-11-04

[19]刘曼卿:《国民府女密使赴藏纪实》,民族出版社1998版,第16页。[20]福善:《一九四四年的新期望》,《海潮音》第25卷第1期,1944年1月1日。

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
2014-11-05

20世纪初,在甘肃临潭一带形成的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教派,其教众重视经济发展,提倡儿童入学读书,不仅自己创办有男、小学各一处,还选拔学习好的子弟到外地上中学、大学。

抗战期间一个英国小妇人保护中国孤儿的故事
2021-03-19

中国抗战时期,曾有一位英国传教士格拉蒂丝·艾伟德(GladysAylward)来到中国某地开设六福客栈,后救助百名孤儿前往陕西扶风,此故事后被搬上美国电影银幕,影响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天主教代表专访
2006-12-14

比如,现在超女现象、麦当劳的经营方式,都是以更新更鲜的包装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基督徒合一祈祷周手册(2013年1月18-25日)
2013-01-26

当耶稣遇到了客纳罕妇人恳求祂治愈的女儿时,宗徒们本能的要赶妇人走,但耶稣的犹豫却因为妇人的信心与她的需求而消失。从那时起,耶稣及祂的宗徒便能超越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加诸在人们身上的阻碍和界线了。

教宗方济各就任一周年讲话辑录
2014-03-12

——教宗5月8日接见修会总会长国际联合会的800名总会长时说教会需要的是使徒热忱,不是当摆设的基督徒。

英若诚:我的童年及家族往事
2013-06-27

每当圣诞节或暑假,我都从天津回到北京,参与一些课余活动,有机接触女孩子们。大约我十五岁那年夏天,下了很多场雷雨,正巧有一位年轻姑娘住在我家。她是位大学生,在帮我父亲整理某种资料,年龄比我大几岁。

北京教区修院 刘振田神父: 从人的需求看教区司铎灵修在牧职生活中的重要性 Fr. Liu Zhentian of Beijing Seminary“People need to see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ity In the life of diocesan priests”
2019-05-21

当一个男人和个女人在友谊的层面经验到爱,他们双方教会经验到对性爱满足的需求,他们不但把他们外层的我及内在的我奉献给对方,他们也渴望把整个的我——包括身体给予对方。

“谨慎地勇往直前”:教宗方济各与在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耶稣会士会谈
2024-09-25

几个月前,一所耶稣会大学的校长来找我,这所大学的教职员工当然有男女。我问她:“耶稣会士在做些什么?”。她回答说:“他们必须做的是:提供牧灵陪伴并为我们提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