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主要约纳去尼尼微城宣讲悔改的真理时,起初约纳不肯去,因为尼尼微人曾经对以色列人不友善。“约纳想躲开上主的面,逃到塔尔史士去。……但是上主却使海上起了大风,海中风浪大作”。
若瑟又如何在三次梦境中,得到天主的启示,以圣家之长的身份带领圣家逃难、回归,最终在纳匝肋定居。又如何在圣殿里寻到了走失的12岁孩童耶稣,如何在纳匝肋勤恳工作,抚育和教养耶稣。
耶稣回答他说:“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我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
答:他们主要抱怨没有肉吃,只能吃“玛纳”(户11:6)。虽然“玛纳”是天主神奇赐下的粮食,却被他们贬低。他们怀念埃及的鱼和蔬菜,显示出对天主照顾的遗忘和对物质的贪求,忽视了自己已脱离奴役的恩典。
宗座历史科学委员会成员玛窦.纳波利塔诺(MatteoNapolitano)曾撰写几本有关比约十二世的书籍。他说:「就历史评价而言,比约十二世的案卷接近完成。」
教宗解释说:天主使我们惊讶,一如祂使阿兰王的军长纳阿曼感到惊讶一样。天主要求患麻风病的纳阿曼在约旦河洗浴,虽然这一要求使他困惑,但他照吩咐做了,并立即获得了痊愈。
教宗接着提到一天前,22日教会礼仪所纪念圣女玛达肋纳和当天的圣女布里吉达瞻礼。教宗指着圣女玛达肋纳说:“作基督门徒的人,就是在人性的软弱经验中知道谦虚地祈求基督的帮助的人。
基督徒在圣地中的使命是当和平使者,在没有支持或反对下使人们更加接近;纳赫拉神父(RaficNahra)描述了他的团体的信仰经验。
在生命之粮上面,我们领受耶稣的伟大教导之光,玛纳的奇迹自然指的就是新世界是在基督之内——永生天主的圣言——他就是我们的食粮,是永远婚宴上的佳肴美食。以这样的方式去思考是合理的吗?
第35届世青节的主题选自耶稣遇见纳因城寡妇的事迹(路七11-15)。教宗在文告中邀请青年默观主耶稣在此的若干举动和话语。首先,「耶稣看见痛苦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