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虽听说过梁铎,但却不了解他的脾气性格以及他的为人处事,只听得一些教友说:梁神父能干,以前是河北邯郸备修院的院长,梁神父灵修特别好,梁神父讲道理总是能打动我的心等等的评论。
因为修院假期时,我住在那里,一边跟神父,一边帮助堂区做些事情,所以自然就可以与主教“朝夕相处”。
耶稣临在于他们每个人身上,而「我们蒙召在他们的脸上认出基督饥饿、口渴、赤身露体、患病、作客和在监牢里的面容」(参阅:玛廿五31-46)。「这些流离失所的人提供给我们这个与主相遇的机会」。
今天我们审视两个严重毛病,是灵修传统留给我们的大清单里发现的:嫉妒和虚荣。我们从嫉妒开始。
我对妈妈说:如果有人讲到我的骨髓里去,我就信。事事有时节,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训3:1)1993年冬天,我第一次开始思索并寻找人生的意义。
他更是一个有圣德的人,表现于他的灵修生活、思言行为中。在神学院我就非常仰慕他这种圣德,当时就想像他那样做个有圣德的司铎。
其一,苦心灵修,抛弃世福为了让黑暗接受光明,天主差遣若翰为光作证,并“使众人因他而信。”(若1:7)而他不过是和芸芸众生一样的具有人性软弱的凡夫。
在他的不懈坚持下,2005年9月,终于迈进了西安备修院的大门。也许是天主有意考验他,一个礼拜后,父亲因胃病严重而住院,家里的活需要人做。经过几天思考,他决定离开修院,替父亲撑起这个家。
(希13:8)但他也不只是一位,还是宗徒们在教会里对他的宣讲。这种宣讲是基督信仰的根基(参罗10:14)。如此说来,有两个途径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基督:一个是交往,一个是学习。
后来在上海佘山修院读书时,选修的外语是法语,读了四年法语。在书本上,算是对法国的方方面面,知道的相当多了。到欧洲后,虽然到过法国两次,但是,都是擦肩而过,没有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