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在是亚洲的第四大天主教国家,韩国教会现在发展很快,也不断对外派出传教士。
1997,(1):16-21.[2] 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J].大公报,1937-03-07.[3] 邱树森.中国回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944.[4] 赵振武.二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
三、走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道路 基督教未能改变从罗马帝国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佛教也未能改变亚洲经济的发展方向。不论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新教都要研究和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向。
至今,历任教宗从未有到访过中国大陆,教宗方济各在七月底从巴西返回罗马途中向传媒表示希望到访亚洲。多位被访者期望教宗改善中梵关系,亲临神州看望他的羊群。
作为炎黄子孙,她景仰自己的祖先,文章从对东方古国文明的自豪感返回到信仰的幅度:“福音一直走的是丝绸之路,从耶路撒冷到地极,……救恩的喜讯广传西方,走向非洲、美洲、澳洲返回亚洲,道路迂回曲折。
后来的所谓亚洲四小龙,也或者是接受英美的影响,或者是接受日本的辐=,总之,都是跟先基督教起来有关。
香港教区陈志明副主教回答学员的提问陈志明副主教(香港教区):如今欧洲、美洲的圣召在减少,非洲、亚洲的圣召却在增加。
往更深层次分析,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在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对西方文明如何保持其强势地位的一种思考和焦虑心态。
原题目:利玛窦文化适应策略的现实意义一、前言一五七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利玛窦从遥远的西方历尽艰辛,辗转来到了亚洲。在印度果阿等地逗留学习并完成学业,教书数年。
回族在海外的爱国行动,宣传了中国抗日战争,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面目,体现了回族对祖国的忠诚和各民族在抗日救亡立场上的团结一致,同时增进了同亚洲穆斯林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