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遗憾的是,历来人们(尤其现代人)对炼灵知识认识不足,这与“在教堂里、在教理班或司铎们,已很少提及或教导我们关于炼灵和炼狱。”因此,我们对死后的知识甚至一无所知。
如果离开这两样东西,就好像与周围的世界失联了一样,这也是现代人普遍的状态和心态。以至于我们常常忘记了,在没有它们的年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真正让我体会到这种关联和失联是在出国的时候。
教宗保禄六世在《关于大小斋的宗座宪令》里说得很明白:克苦补赎是为帮助现代人领会天主是谁,他对人有什么权利,基督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救赎。肉身的外在克苦要与对上主的内在皈依保持一致。
谈神父说:「现代人都逃避受苦难,但圣福若瑟神父不怕受苦,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作了很多牺牲,来到陌生地方传教。这种传教的心火,是出于爱。」谈神父还指出,圣人来到中国后入乡随俗,穿载成中国人模样。
今次这个「默观行」的画展,希望能表达人类外在及内心在发生怎么样的事,因为在当代的社会中,都市人的心灵都面对很大的挑战:「现今世代讲求金钱及物质的享受,我们每日的生活都被忙碌的工作所占据,因此现代人的心灵都是空虚并渴望平安
(37)教宗进一步强调教育人理解象征性符号很重要,这对现代人越来越困难。一种有益的方法是要认真对待“庆典的艺术”,“不能将它简化为仅仅为遵守规则,更不应该将它视为没有规则的奇异想象及创意。
「现代人又土葬,又火葬,身体都化为灰了,怎么还能复活?」为人不能的,为天主是无难事的!祂既然有能力从无中造生了我们,祂更有能力改造、重造我们。
这些道理可以透过研究,用现代人的思想和文字来加以表述。信德宝库里的古老道理的本质是一回事,而表达的方式是另一回事。表述的方式仍保持着同一意义和同一要旨。"
这些道理可以透过研究,用现代人的思想和文字来加以表述。信德宝库里的古老道理的本质是一回事,而表达的方式是另一回事。表述的方式仍保持着同一意义和同一要旨。”
现代人认为,为过往的社会来说,有这光便足够了,但是对于新时代,这光毫无用处,因为人类已经成熟,为其理性而自豪,并急于以创新的方式探索未来。因此,为某些人来说,信仰像是一道幻光,妨碍人类勇敢地追求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