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的第一页上,我们就读到:“天主看了他所创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创1:31)。作为物质和精神现实的创造者,天主把一切都托付给人类管理。使用和享受天主的恩赐是世上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种爱远远不只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能化干戈为玉帛,从而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情同手足和睦共处的团体的力量。这一团体的持续存在散发出一种能改变人心的吸引力。对圣若望来说,这正是天主爱世界的方式。
堂区要求,每个福传组都要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在小组周边郊区,开辟1-3个福传点,定期派出2-5人的宣讲小组进行宣讲或做爱心奉献,创造宣讲的条件。开辟福传点确有困难的,由堂区派出福传骨干进行协助。
天主的神就是他创造的能力:“你一嘘气,万物化生”(咏104:30)。
如果天主创造了一个并非常常万事如意的宇宙,那么这一定不是因为他不爱我们,或者他看着我们受苦而幸灾乐祸。当事情不如意时,这种处境能够成为我们发现在世生活真正意义的机会。
探究盖茨“宗教的满足”深层原因,我想这主要来自他对基督信仰的财富观,按照这一观念,上主最伟大的管理者,创造了世界万物,制定了规律,然后把一切交给人代管,但最终还要归于上主。
上次我们默观了在创造中圣神的工作;今天我们将在启示中看到祂,在启示中圣经是天主所默感的见证,具有权威。圣保禄宗徒致第茂德后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受天主默感所写圣经”(3:16)。
圣经上说,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 神,既是天地的主......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
在这空气中充满花香的幽静居所中,作者确切地借用了唐诗中形容花木深处有禅房的名句,创造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若能让男性也进堂来,或者让这些人先来教堂帮忙做一些事情,作为牧人能看到他们的特长之处,用他们的一技之长,给他们创造一个服务教会的机会,慢慢地让他们找到来教堂的归属感,引起他们对教会服务的兴趣,我想,让他们不来教堂都很困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