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承认,要圆满的实现是要等到基督的第二次来临,这来临(或我们去见天主)是可早可迟的。而部分的现实可以是「此时此地」的事情「天国就在你们中间」(路十七:21)。
教宗强调“家庭需要住屋,需要工作,父母亲的家务工作需要获得合理的承认,家庭子女需要学校,人人需要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当社会和政治不在这些方面负责帮助家庭,它就失落为和平服务的基本资源。”
当宗教自由受到承认,人性尊严也必受到彻底的尊重。反过来说,如果宗教自由遭到否决,正义与和平必将受到威胁。因此,每个人,不论在个人或团体生活中,在私人或公开生活中,都必须享有宣认自己宗教信仰的权利。
他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在“天主经”中,耶稣让我们为我们的人际关系祈祷,这是一片雷区:一个永远不会保持完美平衡的领域。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那就是他们的传承已即将落幕,他们的时代也即将结束,他们的接力棒将会递给中青年一代,你我准备好接力了吗?传承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仰任重道远!
他提醒我们,如果不承认他人,不关心最弱小的人,尤其是如果不学习互相宽恕,不发挥出天主在我们生活中倾注的慈悲,就绝对没有和平。”新世界由宽恕而生慈悲是“信仰的核心”。
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时,才能为信仰留出空间;当我们正视自己的软弱时,主的恩典方能流入心田。正如教宗方济各所言:“谦卑不是低头,而是让目光转向更高之处。”
“永生天主之子”:伯多禄的宣认超越了当时犹太人的期待,不仅承认耶稣是救主,而且是天主子。这也预示了天主圣三的奥秘(圣父、圣子、圣神)。灵修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相信耶稣是我们的主,还是只在困难时才求助祂?
耶稣说:‘谁在人前承认我,我在父面前也承认他’;‘不要害怕那杀害肉身的,却要害怕那连灵魂带肉身都投到地狱里的。’妈平时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这么好的事。妈有天主给加力量,你不要担心。”
(谷8:38)凡在人前承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认他;但谁若在人前否认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玛10:32-33),这两段圣经对深深触动了杜五一,决心利用外出机会为耶稣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