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人院服务期间,我卧室的窗户正对着圣堂的圣体柜,圣体灯亮在我的窗前,也亮在我的心间。我随时可与主密谈。主耶稣你在这里吗?我的青春年华就消耗在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吗?
这是一位善良的老人,肤色略带苍白,年逾87岁。他的话音轻微,更显得那么和善可敬。他把手放在我们头上祝福后,问我们来自何方,“鲁卡司”告诉他说“中国北京”。
在老人的一再坚持下,儿女们只好把她接回家中休养。神长、修女和教友们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天天都有人去看望她,安慰她,劝勉她把自己的病苦献给十字架上的耶稣。本堂神父也主动去给她听告解,送圣体,施行终傅圣事。
为了生计,年青力壮的村民都到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城市打工去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北方进德一行一到,村长立刻通过大喇叭通知全村村民前来领取赈灾面粉。听到这一喜讯,村民们快速来到了粮车停放地点。
不久前,笔者在养老院采访了这位84岁的沧桑老人。苦难的童年1932年9月,马立仁出生在凤翔县瓦窑头村的一个世代教友家中。他母亲命运多舛,嫁到瓦窑头前,曾嫁到凤翔太相寺村,丈夫去世后嫁到瓦窑头。
为了寻找目前还健在的当事人,研究团队先是找到了这片区域内的派出所,查询80岁以上老人的相关信息,同时找到辖区居委会,再通过居委会大海捞人。
赵庆华为神父背着兜子,陪着神父奔波了一夜……几十年之后,赵庆华老人还为神父的牺牲奉献精神感动不已!即便是神父回到老家后,还是不忘献县一带的教友。
不过,你看黎主教就比我年轻多了,也不用像我这个老人一样还穿厚厚的毛衣,他穿的少又得体,显得很年轻啊,年轻好啊!”我说,“我看您一直恨快乐啊!另外您每天还做弥撒吗?”
当他走上祭台做弥撒时,祭台下面只有三四个人,偌大的教堂空旷如野,当他把圣经双手递到教友的手上让他们读时,教友们傻傻地看着神父,原来这几个人都是文盲;当他教他们唱歌时,却没有人出声,原来五音不全,甚至有的老人连普通话也听不懂
两位耄耋老人的亲切会见成为了人世间最后的见面;两位老友的亲切握手,也成了他们在人世间最后的握手。 得知可敬的刘主教病情加重的消息后,边老神父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