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谕特别对难民和移民、环境破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和死刑、以逐利为动机和目标的新自由市场经济、贫富悬殊等现实且紧迫的问题做了特别关注。
教宗在讲道中惦记廿世纪的许多受害者,说道,「我念及可怕的两次『大战』和在世界很多地方的其它战争、集中营、种族灭绝、古拉格劳改营、种族清洗、迫害、恐怖主义、人员绑架、毒品,以及袭击还没出生的生命与家庭的情况
在充斥着战争、暴力和仇恨的地方,忠于福音与缔造和平意味着投身其中,也要透过社会和政治选择来努力,甘冒生命的危险。唯有如此,事情才会有所改变。
世界上正在发生许多事,很多消逝的生命、很多战争,我们怎么从来不请求宽恕呢?」教宗由此发自内心地「为移民悲惨处境的丑闻,为许多生命淹没在大海里的丑闻」请求宽恕。
难怪一些严重得多的事情——香港第五波疫情爆发、乌克兰的战争——可以成为我这个四旬期开始真正的信德挑战。信任,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当中没有捷径可走。耶稣受洗后被圣神充满,但祂没有立即行动、传教。
我们这几天都诵念为乌克兰停战的祷文,我们就是呼喊:“主,请宽恕我们战争的罪过。”是的,作为人类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彼此都是环环紧扣,亦因此对根深蒂固的罪恶也有责任。
中东不需要战争,需要和平,一种建立在对话和博爱勇气基础上的和平。我特别想到阿富汗人民,他们在遭受毁灭性地震袭击的苦难,数千人受灾,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以及流离失所者。
教宗说:“我们的心灵感到世界各地所有因战争及其后果而哀号、受苦、甚至死亡的人都在这里。我们的心思特别想到圣方济各非常钟爱的圣地,想到伊拉克,想到黎巴嫩,想到整个中东地区。
耶稣的圣墓又是一个受益良多的必去之处,由六个教会共管着这块圣地,他们是天主教、东正教、阿拉美教、埃赛俄比亚教、埃及的和叙利亚的基督徒,教堂在战争中毁了又重建。
但是我们所有人,是的,必须是慈善,要忍耐,要谦虚,要做和平的缔造者而非战争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