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说:信仰是开在墙角的一朵花,虽不显眼,但弥漫的芳香却能沁人心脾;信仰是行驶在海洋上的一挂帆,虽然渺小,却能乘长风破万里浪;信仰是燃烧在黑暗中的一根蜡烛,虽然微弱,却能驱散夜的阴霾。
耶稣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被迫要逃命,有如黑落徳王统治的时期一样。我们被召叫,在他们身上认出基督的面容──祂以饥饿、口渴、裸体的人,以及病患、陌生人和囚犯的身分求助于我们(参阅:玛廿五31~46)。
快到中午的时候,山间的云气转黑升腾,顿时雷雨倾盆而下,整个广汉郡都沾湿浸润,落了一场透地雨。人们因此称赞他的虔敬和至诚。(出《后汉书·独行列传》另外,人们好往神灵充满的环境祈祷。
(本文系根据厄玛奴耳修女的分享整理而成)
人们将称他的名字为厄玛努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1:23)。谁相信耶稣的话而愿意奉献自己呢?
另一个圣地是贝特耳——意为天主之家(创28:19),即是天主在梦中显现给雅各伯的地方,后来天主也要求他在那里修筑了一座祭台(创35:1)。
在哥耳哥达,耶稣去世时她也在场。她并没有逃走。她并没有像其他十二门徒中的许多人一样逃跑。她强忍痛苦。她遭受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遭受苦涩与痛苦的死亡。
保禄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论身份是罗马公民,论才学是加玛里耳经学名师的高足,对希伯来、拉丁、希腊语言都精通。像这样的人才,相当于现在的高级知识分子。
玛窦以“天主与我们同在”作为其福音的开始:“看,一位贞女,将怀孕生子,人将称祂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1:23),以耶稣许诺同我们天天在一起作结束:“看!
(见列上5:9-14)对于撒罗满的智慧除圣经的记载之外,史家约瑟夫、犹太塔耳慕得经传,甚至《可兰经》都对其智慧盛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