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泮在官场滚打多年,觉得他讲的话有道理,对自鸣钟更生爱意。王泮终于按捺不住,上门找到利玛窦与罗明坚,托他们在澳门代买一座可以装在木匣子的自鸣钟回来。
徐宗泽曾经指出《圣教杂志》应做到下列几项要求:(1)稳妥:公教报刊对新思想和新运动应持稳重态度,要积极研究,不尚新颖,不做先锋,在稳妥中成为时代的领导者;(2)负责,公教报刊在信德道理及风化伦常中应持有自己的立场和负责的态度
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例如:圣人多明我·沙维豪,在他七岁的时候,被破例获准初领圣体,并写下他一生恪守不渝的志向;在十三岁的时候,听到鲍思高神父讲论成圣的道理后,就便坐立不安,决志要成为圣人。
小孩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时候还暗自揣测: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都够痛苦的了,还要你的痛苦干什么?况且别人都是杀鸡宰牛的祭献神灵,你这倒好,给耶稣病痛和眼泪呻吟,礼物都不用花钱买!
其实,这是“常识”就能明白的道理:参加婚宴穿礼服,入乡随俗勤调整。要跟随天主子耶稣基督接受天国的福音,我们就必须改变。改变,不是让我们人变得面目全非,而是让我们面目全非的人变得更正常、更高雅、更神圣。
他在练习中也分享了很多隐藏在其中的神学道理,有很多让我倍受感动。
若翰宣讲悔改的道理并为他们施洗,向天主的选民宣告罪之赦免的救恩,为主的来临预备心灵的道路。也就是要实行正义与仁爱,内心归向天主。
当天,她特地和她丈夫乘车走很远的路,再来到老人的家里,请神父去给老人洗礼,讲一些有关信仰的道理。神父问她怎么样认识这一家人?她说,孩子在住院时,刚好和老人一起住院。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道理的层面,更要付诸行动。教宗方济各也一再强调,教会要成为一个“野战医院”,走出去,触碰那些受伤和被边缘化的人。敞开你的心扉,拓展你的视野:问问自己,“谁是我身边的弱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