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高兴促成一个具有新特色的机构,它响应了教宗方济各的传教愿望和愿景,即方济各教宗任期的基本点和重点。我们旨在回应基督到天涯海角去传福音的号召。
牢记过往,以缔造和平的未来「记忆具备希望的愿景:在战争和冲突的黑暗中,牢记渺小的关怀举动,往往也能激发勇敢,甚至是英勇的抉择,能再次注入新动力,在个人和团体之间燃起新希望」。
在书中,他分析了当今基督徒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愿景,即信仰如何帮助当今社会。
今天,当我们感到需要一项能够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团结起来的“教育协定”时,这一愿景是完全切合实际的。
有一次王修女去浙江温州办事,联系到了“信德”的通讯员高晓虹老师,并住在了她家。临走前,因为路途遥远,高晓红要给她买飞机票,被王修女断然拒绝了,她说:太破费了,留着给孩子们动手术吧!
“信德”通讯员吴桥堂区的卢景荣老师说:“敬老院的老人们谁穿多大号的鞋号,薛福成夫妇心理全有数。”薛福成经常给老人们送去自家种的苹果,这一送也是十几年的时间,从未间断过。
就在新学期将开始时,八月底,我们的本堂神父郭神父带来一位爱心人士夏红女士,她听说我的事后,资助我们600元钱。雪中送炭啊,儿子学费有着落了。感谢主的爱借着好心人彰显在我们身上。
从多方面进行本地化的尝试;中国内地首位圣经女博士戎利娜修女的《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探索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从中国天主教会在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神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对神学教育本地化的路径进行了反思;香港夏其龙神父等的
亡父遗信勉励,重新起航1918年夏,雷神父收到一封电报,是他父亲费尔命先生逝世的消息,闻此他伤心痛哭,并为父亲的灵魂祈祷,求主赐其灵魂能在天主前获得酬报。
穿的衣服,除了会衣,别无所有,有时夏不穿单冬不加棉,他称身体为驴兄弟,从不给它舒服。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所做的有形的克苦,更看到的是他那颗热爱基督、轻视世俗、弃绝自己的火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