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饥饿、疾病、需要的欠缺,都必须是能够引发我们真诚提供友爱援助的理由。「不论出身背景或宗教信仰,没有任何人被排除在这教会的使命之外。
每每这时,在我的脑海中,便浮现起晋公子重耳逃亡的一幕:当饥饿的重耳举起鞭子抽向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的老农时,狐偃激动地说:这是土地,这是上天的恩赐啊!
在我们的世界上巴斯卦的阿肋路亚仍与来自许多痛苦局势的哀诉和呐喊形成对比:贫穷、饥饿、疾病、战争、暴力。然而,基督正是为此死而复活!他死也是因我们今天的罪过,他复活也是为我们今日历史的救赎。
圣经上说: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我们总是在谈信仰,究竟什么是信仰?我们进堂、参与弥撒、追求信仰,我们知道要效仿耶稣去爱人,要把信仰放在生活中它才会扎根。
即便他处在旷野风暴,严霜苦雪,重重的对手围困,饥饿疾病的压迫,还是处于高墙厚壁的禁锢之中,圣神都将住在他内,与他同行,日夜慰藉着他,鼓励着他,使他不再孤单。
在服务最穷的穷人身上,我们让耶稣饥饿时有吃的;耶稣裸露时有穿的;耶稣生病,给他照顾;耶稣无家可归,给他住所。”
当我们给穷人食物、衣物、居所时,我们所作的一切,也就是作在那饥饿、赤身露体、无处容身的基督身上。我只相信个别的接触,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他是那时那刻世上的惟一一个人,因为基督只有一位。
到了播种的时候,所有的田地都耕好了,但大家都拒绝将麦种卖给他,没有种子,这农夫(狗的主人)将因无法播种而面临饥饿的困境。
在玛窦和路加福音中,记载了耶稣三退魔诱的故事:一、魔鬼对人的攻击往往乘人之危(乘禁食四十昼夜饥饿难熬,变石为饼);二、以假乱真(魔鬼用圣经迷惑耶稣);三、人心的贪婪,把人引入歧途(金钱地位,荣华富贵)。
曾从报刊上看到一篇怀念父母的文章,其中的细节特别感人,作者详述了自己在幼小年代便遇上了受饥挨饿的艰困岁月,而干苦力的父母硬是在自己饿肚子的状况下,把从集体食堂领到的馒头饭菜拿回家,让儿女们饱飨,他们则忍受着饥饿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