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上耶路撒冷去被悬钉于十字架上受死、牺牲,也表示耶稣复活后的立即升天(谷16:19;路24:51;若20:17),复活四十日之后的升天(宗1:3;9)。
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忘恩负义大军中的一员?
信德这个词汇在新约中多次被提及,治疗百夫长仆人的时候,耶稣这么感慨:我实在告诉你们:在以色列我从未遇见过一个人,有这样大的信心。
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一觉睡到大天亮,当我睁开眼时,修女们祈祷已经回来了,她们走路总是那么轻,说话也是那么低声细语的。
有一次,神父听说临潼某一教友用苦像圣圣水,方法是将苦像放进水中划十字,神父怕因此导致教友误陷异端,便立即赶往该处劝阻。那人的理由似乎还很充足,说什么:“神父都能圣圣水,而吾主耶稣不是更能圣圣水吗?”
十字架上的主,就是榜样。总之,多一分爱心,少一分怨恨,是修和的基督,是做到“两个主动”的基本动力。其实,严格而言,也只是我们爱主爱人的起步点。
死在十字架上。’圣子对圣父说:‘你既愿意救人,无论什么苦,我都甘心乐受,只要能承行你的旨意,虽然受万苦万死,我也不推辞。’”故经上说:“听命胜于祭献,服从胜过绵羊的肥油脂。”
仅从胸前佩戴的十字架到过时的皮鞋,再到玛尔大之家的住所,就能看到教宗生活的简朴;他亲民爱众,可以让奥巴马开怀大笑,可以使平民教友亲近他且玩自拍而不畏惧。
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妥善保存你们在瞻礼节日的大唱大念的传统,把你们的信仰和爱主之心传授给你们的后代,在你们中出现更多的圣召幼苗,使你们的圣召村美名流传于世,以光荣我们的天主。
在我的经历中,信仰给人带来了生命的春天,沐浴着信仰的春风,感受着信仰的滋润,品味着基督的大爱,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在基督的信仰里都是生命中一份美丽的点缀,成就了人生的一份永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