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明爱总裁杨鸣章副主教和副总裁阎德龙神父,连同明爱多个部门主管,分别往访太古城弥撒中心及圣母访亲小堂(大屿山东涌),主持早上感恩圣祭,并介绍明爱之各项服务工作。
谈到迎接信德年,大屿山主显堂区牧民议会副会长潘汉雄认为,信徒应加强福传并欢迎对信仰冷淡的教徒重新参与堂区,更须特别关顾在成长过程中信心减弱的青年。
她还指出,圣人的书中曾描述,在大屿山看到村民吃蛇,吓了一跳。而且,从欧洲来香港,后来再由香港到山东,都是坐船,一坐十多天。
苏神父是尖沙咀圣伯多禄堂(座落海员俱乐部)主任司铎,平日在俱乐部的办事处工作,早上九时至下午二时他会乘小船四出探访进入青衣、荔枝角、大屿山、南丫岛一带水域的船只。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附近杨家坪生生不息的杏树,想起遥远的大屿山新鲜甘美的十字牌牛奶,想起偏僻的怒江州傈僳族人那无伴奏四声部圣歌合唱,在这个意义上,圣母神慰修道院从来就不是废墟啊!
父亲这辈儿,我的两个叔叔也都是神父——赵文煊神父,82岁,现在香港大屿山服务,原是正定苦修会修士;赵文煌神父在加拿大服务,于去年逝世。作为一个教友来说,荣主救灵是我们的本分,服务人群是我们应该做的。
1996年,我曾经到访过香港的大屿山本笃会院,那时,我还以为他们和石家庄以前的苦修会是一样的。
其后又到了香港的大屿山,稳定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划归省农科院果研所,部分地产1989年落实给神哲学院。汪院长与会士们共同劳动,同作克苦,堪为楷模。
1956年6月29日,神乐院正式迁至香港大屿山至今。
正定的圣母神乐院于1947年8月24日开始转移,至成都附近的新都县泥巴沱重新立院,1950年再度迁移,有16人迁至香港和北美,在香港大屿山重建圣母神乐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