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瑟没有特权想法,没有因为家里都是“圣人”而对天主异想天开;他自食其力,善尽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男人,就要承担上天给予自己的责任,行端立正,一身正气。若瑟是义人,他选择正义。
不久他做了父亲,由于家里开销不够,他被迫放弃自己的艺术雄心,在一个画廊里找了一个杂工。他就这样有意识地压抑着他成为真正艺术家的欲望。
家里亲人们的离世、每天听到不同人的死亡,再加上常常发生的天灾和瘟疫等,它们都在告诉我们:死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自己的死亡,可能会随时来到。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人们在生活中非常有趣的现象:否定死亡!
在天父的家里,我们不必要攀龙附凤,不必要屈膝跪拜,众人都是天父的儿女,都是平等的一家人。
现在,我与我的天主、我祖先的天主在一起,在他坚不可摧的家里。他,我们的天主,唯一的真天主,是一切事物的元始和终结。在死亡面前,除了他之外,没有什么是有意义的。
一个病人一间房,锅碗瓢盆、煤气灶、电视机,皆从家里搬来。小院门外右侧是个人间的啼泣之谷的缩影——太平间。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种饥渴,也许这样的饥渴恰好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家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访问过的一家养老院。这家养老院里的老人都是儿女将他们送来的。
小时候,母亲经常请神父来家里做弥撒,也是在这个时候,张培灵对信仰有了了解,每天跟着母亲祈祷,八九岁时便开始领念玫瑰经、领拜苦路。
神父似乎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说:现在是特殊时期,家里就可以举行弥撒圣祭。大家都很兴奋,马上进行了准备。神父让我把门关好,把窗帘拉紧,又用一床棉被挡住,害怕声音传出去,引起邻居们怀疑。
他说:“当时我想,别人都在家里供神,我想把耶稣请进家。”但这样的意念一闪即过。直到1994年,他两次开货车去任丘卖水果,途中遇到了好几座天主教堂,内心异常欢喜,他想:“有一天我也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