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功臣于斌主教于斌(1901-1978),字冠五,号希岳,后改为野声,黑龙江兰西人。6岁时,父亲于水源去世,7岁时母亲萧氏也去世,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有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去找他,谈完公事以后,忽然发现他的墙上挂了一个镜框,框内只有一张白纸,纸上写了阿拉伯字的68,这个数字代表什么呢?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由浅入深、讲解详详细细明明白白,使人振奋使人自省,但绝不冗长深闷,在诵念成圣体经时,他的声音是颤抖的,再举扬圣体时他泪流满面,此情此景我的心被震撼,我的血在沸腾,我的心被刺痛,张神父对天主的热爱怎能一个深字概括啊
凡上奏的人,不许提‘圣’字。还有一条紧随其后的记录,记录了这一日食现象:夏四月壬午,诏曰:‘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大赦天下’。
因为骄傲所隐含的意思是“我是主宰者”,英文的这个字(pride)的中间字母是“我”字,而“罪”(sin)这个字的中间字母也是“我”。
以后逐渐纳入降福和祝圣蜡烛的礼节,以及在蜡烛上刻划十字,希腊字的“开始”与“终结”,年代数目字,以及插乳香钉的礼节等。
《圣教日课》早晚功课的经文大部分字都是繁体的。要背诵这些早晚课,就必须解决这个拦路虎。于是,一边做饭,一边找来《新华字典》按笔画找到不认识的繁体字,再用铅笔在这些繁体字旁标注上汉语拼音或简体字。
这些天,我却把《圣教日课》从头到尾念了好几遍,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了解每段经文的深义,这更增强了我对天主的信赖和依靠。
这一切都说明,作为基督肢体的每一个教友的全部生活,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应该突出一个“爱”字。“爱”就是基督徒在世界上唯一的明显标志。那么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爱有哪些特征呢?
医生说我们得的是虚病,于是,我们家里供奉起狐仙、长仙、白仙共十三个牌位,整天香火缭绕,供品常鲜,但病还是常犯,家中积蓄全部花空……在绝望中,有一天,我的耳旁几次清楚地响起一个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