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行动不便,就在家里由父母教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他的父母都是热心教友。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小若望信仰很虔诚。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忙得不可开交,极少抽空回家看望父母,而是把对父母的爱和牵挂深埋心底,而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他所喂养的每一只主的羔羊。
自私也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造成困难;有时,父母不愿意聆听孩子,只是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发脾气,往往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在家里,父母和孩子之间几乎没有沟通。即使在学校,也要优先考虑内容,而不是教育。他们在我们的教区和任务中,聚集在青年团体中的可能性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和新的。
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也往往因为紧张、刻意及过度而演变成为要求。兄弟姊妹的关系中亦存在着很多的比较和竞争。
采访中,布罗克曼不仅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高度评价并充满期许,而且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的喜爱,数次提起与中国的缘分,我们不由得被这位76岁老人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从小父母教育我热爱中国”当我们走进位于联合国大厦二层的联大主席办公室时
我享受人们给予我的一切赞美,这赞美甚至洋溢到了我父母的头上,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看啊,那谁家的孩子,整天在堂里,真好。”在人们的认知中,教堂是善的代名词,爱去教堂的人,自然也就是“善人”了。
福音通常是这样开始的:用简单的、微小的姿势,比如父母帮助其孩子们学会在祈祷中与天主交谈,并告诉他们祂伟大而仁慈的爱。信仰的基础,为加特丽来说,为我们也是一样,就这样奠定了。
要弄清这个问题,可以打个比方: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对他父母既照顾好衣食住行,也经常去老人屋中问寒问暖,与老人攀谈,使老人得到安慰和心宽。
我想起了每一次和父母通话时,他们对我的叮嘱:“你要时刻心里想着天主,你要多进堂、多祈祷!……你光进堂还不够,要办告解、领圣体……”为什么自己不办告解,难道我真的没有罪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