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
孔子也批评过“为富不仁”,圣史路加记载的主耶稣的教训“富人与拉匝禄”的故事,玛窦圣史记载的主耶稣的“为我最小的弟兄做的就是为我做的”。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次雅各伯,他是亚尔斐的儿子,犹达和若瑟的哥哥(玛10:3;玛27:56),他的母亲玛利亚(玛27:56,谷15:40)是圣母玛利亚的姐姐(天主教史,第二章注4),他和弟弟犹达都被耶稣选为宗徒(玛10:3
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理事王春生向意大利朋友赠送书法艺术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楼毅生专门向出席这次活动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的会员介绍了古代中国与西方的交往史,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意识到
同时我也了解了教会史的发展脉络。教友培训班的举办,提升了我们教会的知识结构。袁鹤群是去年刚刚领洗的新教友,他在感言中讲述了自己的进教历程和培训班带给他的信仰、礼仪的提升与解惑。
曾有教会贤哲宣称:玫瑰经乃是“救恩史的浓缩”;“圣母圣经”;“有关圣母的福音”;当我们怀着虔敬和热诚的情感诵念时,每一端奥迹都会使我们忆起耶稣为救赎我们的深恩厚爱,激起我们痛改前非、知恩报爱的情怀。
史老师在书里有一篇文章,用想象的方式重新设计命运。他设计的一个男主,英俊潇洒,风流倜谠,关键还非常健康,还是体育健儿。他在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上,都是绝对的赢家。
十七这数字正是圣史路加在宗徒大事禄描述圣神降临福时所提到的各民族的数目(参宗二1-13)。这数目代表的是全体,是满全。
利玛窦在其《中国传教史》中称“(孔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受崇敬和最圣贤的人”。但应该说,西方真正了解中国哲学文化遗产的开端始于殷铎泽神父——将中国文明的最根本组成部分从中文翻译成拉丁文的第一个人。
然而,却不宜由多人分割同一个部分,例如把同一篇读经一分为二,由两个读经员来宣读;但恭读「受难史」(PassioDomini),则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