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西关天主堂、青年路天主堂等,在国家危难、同胞受苦之际,打开堂门,让众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徐州百姓和其他地区逃难来的人们,在教堂避难。教友们和神父们为难民提供多种帮助,大家相互安慰鼓励,共度难关。
好人为什么也要受苦?天主为什么不保护他们免于车祸?我们在面对痛苦时该做些什么?
若按伯多禄那种天真的,合乎人情的“不堪当”去推演,那么,岂不我们更不堪当基督为人类受苦吗?更有谁堪当接受基督白白赏赐的“天主性”?问题不是“堪当”与否,而在于基督的爱。
有一位年轻司铎,受苦几十年,以为这辈子会死在流放中,待到他回来时,已经满头白发。他似乎什么都忘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我是神父”。只要“我是神父”没有忘,那一切会神奇般地再现。
所谓“猫鼠”效应,则是培育者对受培育者进行思想与行为相结合的捕捉式培育,以达到灵性的感悟,从而使培育者从心里感受到圣神在他们内心的工作。
我们也知道为亡者祈祷是我们的职责,那些死去仍在受苦的教会也是基督奥妙教会的一部分。天主借着我们的祖先教养了我们,把基督信仰的思想以及生活中的优良传统,传授给了我们。
为慕道者极重要的台北总教区成人入门圣事甄选礼仪于二月二十六日隆重举行,二百多名慕道者先在各堂区接受全体教友的举荐与祝福,下午并在近六百人前,由洪山川总主教宣布他们为候洗者,将在整个堂区教友的陪伴下,改变自己
在好事上也是这样,他说:“如果,上帝不赐给那些向他祈祷的人以很明显的慷概,那我们就会认为那些偿赐不归天主管;但如果天主不加分别地赐予所有祈祷者,我们岂不是会认为服侍祂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奖赏?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是建基於承认「我们这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也都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期望、愁苦和焦虑」[1],教会建议要就我们这世界的难题与全世界人类大家庭交谈
天主化身成人,与我们同行,为我们受苦。这使泰国人着迷但也使他们震惊。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西方世界接触难免意味着与基督徒生活接触,纵使这并不表示人们对此有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