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学习特别邀请本教区在全国修院任教的张秋林礼仪神学博士主讲。
在乐队气势磅礴的进堂咏中,礼仪队伍由香炉、香船、十字架、蜡台前导,乐队、歌咏团、修女、读经员、奉献饼酒的小天使、福音书、主教游行进堂拉开了庆祝圣母蒙召升天的序幕。
硕士论文内容是从中西文化交流角度来探讨基督论,题目是:圣言和道。之后返回台湾,接任达义修院院长职务,并在碧岳神学院讲授信理神学中的神学思想发展史课程。
圣人约在公元三零六年生于尼西比(Nisibi)一个基督信仰家庭,他是古叙利亚文时代教会的最重要代表,他以独特的方式使神学家和诗人两种身份合为一体,他曾和当时尼西比的主教雅各伯共同创立了当地的神学院,自己也领受了执事的职务
该会议在罗马举行,约有90位来自各地的机场专任司铎、修会及平信徒牧灵机构的代表与会。此次研讨会鼓励反省与经验的交流,加强从事机场牧灵工作者在职务上的共同愿景。
通过第三届就知道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大家对对方的困难也慢慢地加深了了解。到了第五届,我们谈的问题就比较具体、比较到位了,例如: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怎么样看待宗教?宗教的作用是什么?
虽然圣经上没有纪录细节,但是从生理和解剖的观点,我们还是能够深入看到主在受难过程中必定经历的事情。纳匝肋人耶稣的身体在最后几个小时所遭遇到的是怎么样的折磨呢?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尊敬的各位神长教友、各位朋友,大家好: 刚才陈主教在演讲中说了四个感字:感动、感谢、感言、感恩,在此我也想说四个感谢: 首先,我们要感谢在天大父的眷顾,这次研讨会的举行,真的是天主给我们中国天主教会的一个礼物
这位青年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基督,他带着他的门徒们,以及跟随他的人。而从城里出来的人群是陪一位母亲去安葬她的独生子的人们。非常有趣的图像:城里的人哭泣着走出来;城外的人喜乐着走进去。
蛇类在中国的形象颇为复杂,既具神格,亦具妖格。蛇有特殊的原始地位,在中国的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是半人半蛇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