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有天主的心肠,祂对人,尤其是遭排斥的人、罪人、无人照顾的病人充满温情。教宗说:神父就是要效法耶稣善牧,做仁慈和有同情心的人,与人打成一片,做众人的仆人。
爱德:因爱天主,而爱一切人。甚至是伤害过我们的人。爱德还要求我们宽恕。并在一切事上关心帮助他人。所有的罪都相反爱德,特别是仇恨、自私、冷漠、残忍。
(梵蒂冈电台讯)为了屈辱而受屈辱是自虐狂,但为了福音而承受屈辱却使人肖似耶稣。这是教宗方济各4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强调的思想。
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病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谷2:17)。在上一讲中,我们看到,人类的罪过的确非常重大。但我们相信天主的慈悲是无穷的,他的慈悲胜过一切罪恶。
就像当年犹太人以为只有自己是天主的选民,而把犹太人以外的人划为外邦人——意思是天主没有拣选的人——一些教友居然以为外教人就是外邦人。
信德的作用就在于促进、激发、提升人的爱德,使人最终争取达到日益相似爱的本源——天主。
不过,要说他们相同的归宿,的确让人唏嘘,其背后都是生活无着,救济失效,制度盲点,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无非是我们还年轻或者我们还有健康活着的能力。 监狱成为一个花甲老人的乐园。
他进一步强调,目前的信仰危机也使婚姻受到侵害,而拒绝天主的旨意便使人的各种关系严重失调。 当代社会文化倡导伦理道德和信仰上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使家庭面临迫切的挑战。
圣咏第73篇指出天主圣善的作为是人回归天主的道路。在圣召的危机后﹐人首先是在祈祷中﹐在完全信任、向上主的计划全然交托﹐尤其是在纯粹的信德中﹐重新找到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把人带往天主的怀抱。
听到这样的答复,不免让人感到无奈与悲哀!细想之,这样的基督徒是否还有真正的信仰!难道我们要为可朽坏的肉身,而放弃不朽的灵魂吗?!难道要为几十年的短暂幸福而放弃永远的生命吗?!这无疑是一个悲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