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这个罪不仅仅在基督徒的世界里被研究:也已经引起各种文化的哲人和智者们的注意。其基础是恨与爱的关系:一个人想让另一个人遭殃,但内心深处却想成为那人。
或许我们一些人会想:“可是我已犯了这个罪,这不会被宽恕……”请认真听。天主宽恕一切,天主总是宽恕。而这就是喜乐:被天主所宽恕。
三、耶稣为罪妇开启新生命的门,因为她懂得爱,且爱得多。耶稣告诉伯多禄必须宽恕七十次七次,而伯多禄自己则首先亲身体验了耶稣对他的无数次宽恕。耶稣为那呼求祂的右盗,开启了天国之门。
大赦就是这样一种慈悲,如同丰沛的雨水,深入人的生活并改变人,引导人向善、向爱、向兄弟友爱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恢复了人因罪而在某种程度上丧失的自我和人性。”
它也预示基督的救赎——祂以自己的“头胎”之死,使我们得以从罪的奴役中被释放。问10:我们今天从中可以学到什么?答:要顺从天主的旨意,不要刚愎自用。
如是,人死后多数要到炼狱去炼净罪污,方能享见至洁至善的天主。我们不能凭主观臆测、更无理由认为某人生前表现不错,死后定能直升天堂。
(德17:1-14)天主使你们与基督一同生活,赦免了我们的一切过犯。(哥2:6-15)天主的愚妄总比人明智,天主的懦弱也总比人坚强。(格前1:25)天主是我们的救助和力量。
对我们度献身生活的人、主教、司铎、修女和平信徒来说,最严重的罪就是世俗化。看到一名追求世俗化的度献身生活者、教会人士、修女,太丑陋了。这不是耶稣的道路、不是耶稣的教会。
她为忏悔自己的罪而流下悔恨的眼泪,她的谈吐和信仰的表达使我感到吃惊。这使我想到她的父母一定是很热心的教友,否则不会有这么热心的孩子。
然而,圣母经历的“死亡”不是由罪所致,而是来自于她与爱子耶稣不可分开的共融,如圣方济所言,圣母在爱中、为了爱、藉着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