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兰教领域,要支持他们传承“以儒诠经”传统,深化“解经”工作,弘扬爱国、团结、和平、中道、宽容、善行等理念,坚决遏制极端思想渗透,切实解决“逆中国化”“去中国化”现象,树立法律至上理念,杜绝宗教干预行政
(参考圣若望·鲍思高神父所著《教育青年的预防教育法》)教育不是简单的事,是容不得粗枝大叶的思想存在的,对每个受教育的人,和在教育过程中的每件事,我们都应该谨小慎微。
难于面对死亡,内心惶恐,这是人生的另一大难处。按唯物主义观点,有生就有死,人死如灯灭,是顺乎自然的事。但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多数人皆不能泰然处之。有人说,人是唯一知道自己要死、又不得不死的高等动物。
三点一线式的工作让娇娇的内心渐渐感到迷茫。第三届利玛窦志愿者武赏磊,在大学时与她是同一教会青年团体的成员,在他的推荐下,工作两年后的娇娇有了当利玛窦志愿者的愿望。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心空虚和无助的时候,都有对未来的迷茫和彷徨之时,当我们处于人生的转折点的时候,各种试探都会接踵而来,毒品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专题布道的主题为悔改,共设两堂课,历时两小时,由教区秘书长姜溯念神父担任,分人有回应天主的责任、回应天主的障碍:罪恶、耶稣与恶势力的较量、悔改就是逾越自己、内心的皈依五部分,姜神父从《创世纪》导入,接着提取圣经中相对应场景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和劝道悔改
与国外教会不同的是,经历了文革的冲击,年轻修女入会的时候,完全从一无所知开始,即使有一两位老修女引导,由于她们也不知道梵二会议的精神,她们也需要和新入会的修女一同再得到培育,所以引发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缺少内心的培养
当然,我不是反对祈祷所的作用,而是特别强调了我们内心的皈依。借着圣神的洗礼,我们与主耶稣成为一体了。我们信徒内心的合一是天主圣神的恩赐。信徒间互相攻击与分裂是教会历史中最大的悲剧,是魔鬼撒旦的杰作。
因此内心平安的人自然会常感喜乐,生活有价值,做人有意义。至于为什么追求永生的人,内心会常感喜乐,心安理得,乐在其中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也符合人心常态。
这里许多人都被人甚至自己的亲人歧视过,他们的内心很自卑、很敏感,平时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伤害他们。所以和他们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们当成你的邻居、朋友,他们和常人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