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母亲特地打来电话,告诉我圣诞节时一定要望子时弥撒,迎接救主耶稣的来临;弥撒完了还要守夜,陪一陪马槽中的小圣婴,体会他一生下来就遭受的严寒与贫穷,感受感受他对我们罪人的爱。
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放弃了律师的高薪,心甘情愿地到各地去宣扬主的福音。作者十分重视基督徒应该心中常怀喜乐,因为只有心中喜乐的人,才知道如何去爱,更知道如何与别人分享他心中的基督之爱。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家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准备了一桌好饭……”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就想起了礼拜天进堂参与弥撒时的感觉。
在今年复活节前夕的弥撒中,我接受了最神圣最隆重的重生洗礼。这一天是我有生以来最幸福、最光荣、最留恋和最难忘的日子。我当时的奉献的祷词是:爱我的天主圣父,我感谢你对我的召选之恩。
在主内,常怀感谢……“感恩的泪,止不住的流,心里的话儿说也说不够……”每每听到这首歌,我的心中都会激起一阵阵的感动,多少令我感动的画面便会一齐涌进脑海。
当我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走进高耸入云的教堂,面向神圣的祭台时,首先当考虑的是今天我是否需要忏悔?
耶稣说:“眼睛好似你身体的灯。如果你的眼睛健全纯净,你整个人就显得光明。如果你眼睛有毛病,你整个人就在晦暗中。要是你内心的光失去了,那你原本无光的地方该是多么漆黑啊!”
就借用《渴望》里的这句歌词作为述说自己心事的引子吧。记得小时候在贵州跟随着大人到郎岱的纳所(布依族名,汉语称为“毛口”)给老祖宗上坟,那时是文革后期,年仅十一二岁的我并不熟悉这个地方。
绘图:小M酷暑炎夏,最难耐的就是蚊子骚扰,即使你想方设法反复驱赶,仍是防不胜防,它会在你毫无觉察的状态中非常迅速的“吻”你一下,然后逃之夭夭,给你留下长时间的肿胀与痛痒。
只是在目前,印度人民仍要生存下去,需要食物、衣着和别人的照顾。我们的工场是当下的印度,当印度仍有这些需要时,我们的工作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