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分享会以“圣乐・烛光・圣母・共融”为主题,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信仰的庆典。活动在十一支堂区歌咏团手持蜡烛共同演唱《祈求》中开启,象征着圣神降临。
我们在空墓穴旁虔诚祈祷,是为了发现我们基督徒圣召的伟大:我们不是死亡、而是复活的男女。 从这个圣所,我们学会了在复活晨曦的光照下度我们的生活,面对我们的教会和全世界的痛苦。
因为我们知道基督既从死者中复活,就不再死;死亡不再统治他了。(罗6:3,8-9)我们受洗时与耶稣结合。
本笃十六世三月十日推出的《纳匝肋人耶稣──圣周:从荣进耶路撒冷到复活》(暂译)同时登上《华尔街日报》及《美国出版人周刊》的畅销书榜。出版社期望此书于圣周更能登上第一位,也帮助信徒与未皈依的人与主相遇。
神父在讲道中阐述了,四旬期悔改以及纪念耶稣苦难的意义,劝勉教友们坚忍心智,守好接下来的圣周五大小斋,参与周四开始的教会礼仪,度充实的信仰生活,期待耶稣的复活。
本网讯2008年4月11日晚7点,在刘振学神父带领下,济南洪家楼天主堂内300余位教友共同参与了复活节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泰泽祈祷。祈祷中,大家纷纷静下自己的心,向主耶稣献上自己的祈祷。
对于第一代门徒,尤其是十二宗徒而言,耶稣的复活是他们的亲身经验,他们与生前的耶稣有过零距离的交往,他们见证了耶稣的死亡,然后又真实地与复活后的耶稣相遇过。
在末日,我且要他复活,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弥撒总论中所谈及的姿势:主祭、执事、辅礼人员以及会众的动作和姿态,应促使整个庆典显得高贵简单,既能完全彰显各部分的真义,又能促进每个人的参与。
最后,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起那些美丽的礼仪时刻,与希腊天主教团体一起祈祷,以及出席人数众多的庄严的感恩祭庆典,我想到了在信徒之间架起桥梁的美丽:主日弥撒上,来自不同礼仪、不同国家和在匈牙利合作良好的不同宗派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