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由信徒到门徒要推动福传,光靠神父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教友。
他说:「在今天的福音,耶稣坚持做祂的门徒的条件,要完全的爱祂、要背起祂的十字架跟随祂。事实上,很多人走近耶稣,希望成为祂的追随者,这尤其发生在一些神迹的标记之后,使祂被誉为默西亚、以色列君王。
谈到「认识方能理解」,这是耶稣对厄玛乌门徒的教导:当时,复活主耶稣与门徒们同行,他们的眼睛却被阻止住,认不出祂来(参阅:路廿四15-16)。教宗指出,「在谈论移民和流离失所者时,我们往往停在数字上。
复活主的伤痕仍在流血《文件》的导言部分(第1-12段)明确指出了这次世界主教会议的本质,即“重温门徒在逾越节晚餐厅内与复活主相遇的体验”(第1段)。
耶稣的门徒们正在过湖,被暴风雨吓了一跳。他们认为他们可以用手臂的力量以及他们的经验度过难关,但船开始灌满了水,他们开始害怕了(参谷4:35-41)。
考虑到中国文化背景和教会长期的做法,这种现象本无可厚非,而且基督也总是通过文化来召叫他的门徒的,但这样的动机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修道者人格、心理和灵修的持续成长与渐趋成熟而不断地加深、提高、升华、圣化。
“像福音的门徒们一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席卷了我们。我们意识到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所有人都脆弱和迷茫,但同时重要和必要的是,所有人都蒙召一起划桨、所有人都需要互相安慰。
今天,关于福传激情的教理教授系列,从我们听到耶稣的话开始:“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受洗”(玛28:19)。
1、由害怕到认识对于复活的主耶稣,门徒们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有点奇怪,门徒们见到复活的主耶稣,不是惊喜,不是欢乐,而是害怕!
这两位宗徒的经历也紧紧地呼唤我们,生活在当代的上主的门徒团体。仰慕他们的见证,我尤其想强调两个方面:“教会共融”和“信仰活力”。首先是“教会共融”。